-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抹茶及历史文化介绍
抹茶的历史文化介绍 抹茶是以遮阳茶做的碾茶为原料,用茶叶超细粉机碾磨成的茶叶微粉就是抹茶,只要在加工过程中不要有高温过程,不要破坏颜色,下面就抹茶的历史文化做一介绍。 抹茶文化 抹茶源于中国,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早在唐朝年间,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斗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谓之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道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茶道,由此可见,中国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比现今的乌龙茶道还早了几百年。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来,却不再流行抹茶了,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中国抹茶道遂告失传,形成历史断代。目前在世界上颇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过当年的遣唐使荣西在中国学成后带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日本抹茶和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誉为日本之最。 抹茶的历史 中国自明代以来,开始流行冲泡饮茶,中国抹茶茶道遂告失传,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茶磨也随之绝迹,中国抹茶(Matcha)形成历史断代,成为中国茶人心中永远的痛。相反,九世纪末随遣唐使进入日本的中国抹茶(Matcha),在日本却得到了发扬光大。日本人将品茶与宗教哲学、社会道德、品行修养融为一体,将饮茶上升到“道”的高度,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誉为日本之最。 21世纪初,中国旅日学者把抹茶携归祖国,在上海浦东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抹茶工厂,上海宇治抹茶有限公司。研制发明了多项抹茶设备,并取得专利,从此结束了抹茶=日本的历史,迎来中国抹茶第二春。引导中国抹茶走向世界。抹茶(英文 Matcha,日文抹茶(まっちゃ))的英文单词源于“抹茶”的日语发音。什么是抹茶?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状的覆盖蒸青绿茶。抹茶源于中国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早在唐朝年间,人们就发明了蒸青散茶(碾茶),还审订了评茶色香味的方法,并成 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料。茶经记载:“……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到了宋朝更发展为茶宴,当时最为有名的评茶专家、大文豪蔡襄在《茶录》中评述抹茶 的饮茶方法:把团茶击成小块,再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释》中说,古者茶必有点,其硙茶(抹茶)为撮泡茶,必择一二佳果点心, 谓之点心,谓之点茶。这里所指的抹茶冲饮之法即为唐宋年间的中国抹茶饮用法――点茶奈良时代(710~790年)|(中国隋朝)748年,日本的名僧行基把中国的茶树带入日本,从此日本开始了茶的栽培。平安时代(794~1186年)|(中国隋唐朝)805年,传教大师最澄也弘从中国带回茶种,栽种在近江阪本的日吉神社(现在的滋贺县)。当天皇游幸日吉神社时,接受了僧人永忠的献茶。 镰仓时代(1186年-1333年)|(中国宋朝)荣西禅师(1141-1215)不但带回了中国树种,同时将中国的碾茶制造法以及寺院的抹茶仪式――抹茶道传入日本。被尊为日本抹茶的开山鼻祖。荣西禅师在著书《吃茶养生记》里详细介绍了茶的功效。他在序中说:“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寿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均贵重之,我朝日本曾酷爱矣,古今奇特之仙药也……。”荣西禅师将茶种赠送给高山寺的明惠上人,高山寺的明惠上人便在全国各地找寻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最后明惠上人看中了山清水秀的京都宇治。从那时候起,宇治成为日本的种茶的圣地。现存日本最古老的茶铺创业于平安時代末永历元年(1160年) 。 室町时代(1393~1594年),宇治的茶农发明了覆盖培育法,在茶叶采摘前,对茶树进行覆盖遮阳,使得抹茶翠绿香甜,苦涩味大减,京都的宇治抹茶也成为 天下第一茶。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535),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由于久坐疲累,眼皮无法张开,因此撕下眼皮,丢弃在地上。而在丢弃眼皮的地方,竟然长出一株矮树,叶子酷似人的眼皮。达摩祖师的弟子们,摘下矮树上的绿叶,熬汤饮用,竟能驱除困倦,保持禅坐的清醒。这即是禅茶的来由。这当然是一则美丽的传说,然而茶道确实和禅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却是千真万确的,有关这点,程光裕《茶与唐宋思想界与政治社会关系》、方豪《宋代僧侣对栽茶之贡献》、吴智和《和尚烘出名的松萝茶》、中村乔《泡茶法的兴盛与宜兴茗壶》,以及姚国坤、王存礼、程启坤《中国茶文化》,朱自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