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宫-中国传统文化及载体
故宫-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郭郁华、徐启宸、张跃然、禚越、董欣怡、籍力、
林苏楠、郭雨嘉、李梦嫣、张星辰、时盈盈
指导教师:宋薇(历史教师)
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初0501班
引言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帝办公及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而今故宫亦是中国之象征。故宫的建筑不仅满足了帝王办公、居住的需要,更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
一.故宫之见证历史
1、迁都建殿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决定将都城由南京前往北京——自己多年驻守并熟悉的地方。下了一道圣旨将此事昭告天下,并下令修建“紫禁城”。1407年到1420年,北京的“紫禁城”终于建成了。明成祖下令迁都北京。从此,北京就成为明清两朝的都城,一直延续至今。
“紫禁城”的设计者:明永乐年间的能工巧匠蒯祥。他曾设计营造了北京许多皇家或达官显贵的居所、建筑等,奠定了明清两代宫殿建筑的基础。蒯祥精于建筑构造、擅长宫殿装銮。他还善于创新、发明,而被授职“营缮所丞”。对于蒯祥的建筑造诣,当时就有极高评价,同行叹其技艺如鬼斧神工,皇帝也“每每以蒯鲁班称之”。可见蒯祥“紫禁城建筑设计师”的职位当之无愧。
“紫禁城”名称的由来: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北极星)在三垣的中央,位于中天,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且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故被称为紫禁城。
2、改朝换代
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顺政权。因无力抵抗入关的清兵,只在四月二十九日于武英殿草草举行了即位仪式。入夜,李自成下令放火烧宫(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翌日便撤离北京,只当了1天皇帝。
随后清军入关,摄政王多尔衮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为理事之所。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6岁的福临在叔父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辅佐下即帝位,改元顺治,并于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沈阳进京,在太和门举行了登极大典,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3、后宫生活——清代后妃等级制度在故宫中的体现
在故宫的众多房间中,居住地的安排遵循等级的制度。而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宫廷后妃如何选择? 第一步是选秀女。每3年由户部主持选阅驻防八旗和外任旗员之女。应选女子入神武门,至顺贞门外恭候,有户部司官在那管理。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妃、嫔、贵人。贵人以上世代出自显贵人家。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孙。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从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由皇帝册封。
4、与外国宫殿的对比
相比于外国宫殿的宏大规模与豪华的装潢,故宫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其宫殿各具特色,迥然不同于外国的风格,其蕴含人性化的一个个小小景园,给人以美的感受的同时又增添了家的亲切。故宫建筑不失精巧,雅典而不失严谨,华丽而不失别致。另外,故宫最为另类的魅力还是来自于它的特殊历史性,珍妃井、交泰殿等给后人留下的是真实的历史玉玺。故宫虽经历史代皇帝的重修与扩建,其布局依旧保持原貌,其滂沱的气势依旧感染者瞻仰者,他独有的韵味留给世人代代品味。
二.故宫的建筑艺术与价值
1、故宫的建筑特色
整体布局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宫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心,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殿,其后即为嫔妃子女居住的东西六宫。
空间变化利用建筑围合院落,并通过院落的空间尺度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氛围和艺术效果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紫禁城规模宏大,单体建筑鳞次栉比,构成众多院落,集中地表现了传统建筑规划布局的特色,尤以中轴线上之建筑院落的空间变化最为典型和鲜明。为强化中轴的感染力,突出紫禁城肃穆深邃的庄严气氛,设计者特别将紫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