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三节植被类型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第三节植被类型教案

第三节 植被类型 教案 第一节 热带植被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热带植被主要包括哪些植被类型; 2、在地图上熟悉各种热带植被的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二、教学重点 热带雨林、季雨林、红树林 三、教学难点 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的划分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主要解决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与理论问题;   2、室内实践教学:主要解决该门课程调查研究的基本技术、技能和验证理论的问题。 3、野外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和训练该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在野外开展科研考察活动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由耐阴、喜湿、喜高温的常绿种类组成,并具有丰富的附生植物和木质藤本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复杂的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o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东南亚地区。 ①热带雨林具有丰富的植物种类 ②雨林结构非常复杂 ③树干高大,常具板状根 ④林木常出现老茎生花现象 ⑤多附生植物和木质藤本植物,前者形成“空中花园”,景色奇特,引人入胜。 ⑥绞杀植物也是热带雨林的一个重要特征 ⑦热带雨林具有终年常绿的外貌。 ⑧树干颜色浅,树冠面积小 ⑨叶片多具滴水尖 ⑩多具羽状叶、或大型叶 (二)季雨林 季雨林又称季风林,是德国植物地理学家A.F.W.辛伯尔(Schimper)于1930年提出的。 许多植被学家也提出过与季雨林相类似的类型,但名称不同。如R.H威特克(Whittaker 1970,1975)认为:热带季节性森林,包括季风林和其他落叶林和半落叶林,分布在具有明显干季的湿润热带气候区, H.爱伦贝格(Ellenberg,1974)等认为:分布在热带由具有一些芽体保护的常绿树组成、并在干旱季节部分落的类型,称为热带亚热带常绿季节林。 季雨林的群落特征: ①季雨林是热带森林类型; ②季雨林分布区的气候具有干湿季节周期性交替的特征; ③组成季雨林的大多数树木在干季落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群落。它不连续的带状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以东南亚地区最为典型。 ④气候上有干湿季的交替,季雨林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⑤群落结构比雨林简单 季雨林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优良的用材树种有黄檀、紫檀、柚木、铁力木、娑罗双树等。油脂植物有降香檀、油楠、大叶山楝等。 (三)热带稀树草原 稀树草原又称萨王纳(Savanna),是一种阳性、旱生、适高温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并散生一些耐旱、矮生、稍为直立的乔灌木的植物群落。 稀树草原是一种热带较干燥地区的典型景观。群落及其特征: ①具有十分独特的群落外貌,散生在草原背景中的旱生乔木为矮生、多分枝, ②具有非常特殊的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如金合欢属。 ③叶多坚硬,具茸毛,多为羽状复叶; ④芽具鳞片保护;树皮厚, ⑤有些植物树干内贮存大量水分,如猴面包树。灌木地下部分特别发达。藤本植物非常稀少。附生植物几乎不存在。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是高达1m以上的大型禾本科植物,如须芒草属、黍属,叶具旱生结构。双子叶植物多属小型叶,坚硬或完全退化。 稀树草原以非洲中南部最为典型。 稀树草原的草类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地。 (四)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分布于热带滨海地区,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淤泥海滩上耐盐的常绿乔灌木植物群落。组成种类以红树科为主。 红树林的植物具有特殊的生态学的群落特征:①以特殊的繁殖方式胎生方式进行繁殖,即种子在母体植株上发芽,形成幼苗后坠入淤泥中生根,固定。②有密集的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③具有旱生结构,叶肥厚革质,表面光泽,气孔下陷。④具有发达的泌盐组织。 地带分布:红树林从北纬32o至南纬44o均有分布,在赤道附近最为发育。有两种类型:一为亚洲、大洋洲和东非海岸的东方红树林,以马来半岛为中心,种类组成比较丰富。另一类为美洲大陆海岸和西非的西方红树林,种类组成比较贫乏。中国的红树林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浙江。 经济意义:红树林是一种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又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七、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的讲授,学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以下内容和原理: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季雨林及红树林的概念、地理分布、群落特征 八、思考与作业题 1、试述热带植被类型、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2、何为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季雨林及红树林。 第二节 亚热带植被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亚热带植被主要包括哪些植被类型; 2、在地图上熟悉各种亚热带植被的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群落特征及经济意义。 二、教学重点 常绿阔叶林 三、教学难点 常绿硬叶林、荒漠 四、教学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