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清代及诗、词、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清代及诗、词、文

第七章 清代的诗、词、文 第一节 清代的诗 清诗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而且流派很多,诗话如林,呈现出唐宋以后诗歌创作的复兴局面。 清代诗歌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 一、清初期(顺治、康熙两个朝代) 清初诗人,就其生活道路,政治态度和诗歌风格可以分为两大类:反清的明末遗民和降清的明末遗民。 1、反清的明末遗民 这些人入清后不同清朝统治者合作,积极投入抗清斗争,他们的诗歌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杜濬、归庄、阎尔梅、钱澄之、申涵光、吴嘉纪屈大均吴嘉纪(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他是神韵派诗人的代表。论诗以神韵为宗,创作力求超脱,认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的最高境界。他认为古人作诗,只取灵感到来的那一瞬间所获得的“超妙”来构成意境,不像古人只在篇章结构上下工夫。其实,他说的“神韵”是要求诗歌有一种淡远的境界和含蓄的语言。 处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王士祯未能引导诗人面对现实,只着眼于形式,追求虚无缥缈的“神韵”,只能使诗人脱离现实,削弱诗歌的现实性与战斗性。 王士祯的诗缺少现实内容(深刻的社会内容),摹山范水,咏古吟物是他最喜欢写的题材。但其诗在艺术上也确有可取之处,特别是近体小诗,写得融情于景,意味悠长。如《真州绝句》: 红干多是钓人居,柳陷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写渔村夕照,红日西斜,江边一切都抹上红色,树荫下一片叫卖鲈鱼之声,生机盎然。 二、清中期 清代中叶,在残酷政治压迫和文化专制下,大批知识分子钻进故纸堆里,使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所代表的进步文风发生了转变,诗歌开始离开现实主义道理,向着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方向发展。就诗歌创作的成就而言,清中叶不如清初。 清中叶诗歌流派,大体上沿着清初尊唐、宗宋的路子,发现了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也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其中影响最发的是沈德潜、翁方钢、袁枚。他们各代表一流派。郑燮诗无所依傍,自成一派,也很有特色。 1、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归愚诗文集》、《说诗晬(zuì)语》,另外还编选了《古诗源》、《唐体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等诗集,体现了其诗论。沈是继王士祯后,的诗坛大家,根据他的老师叶燮在《原诗》中提出的理论,创“格调说”。 他作诗重格调,首先强调诗歌要为封建政治和社会教化服务。他说:“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格,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从这种封建的功利主义出发,他提倡“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其次,强调学习古人的法度和格律,要长久地沉浸在古诗之中,“充养既久,变换自生,可以换却凡骨也。”他说:“诗不学古,谓之野体。”他主张在广泛学习古人诗法的基础上,掌握古人的声律和模拟古人的格调。“格调说”仍是一种拟古主义的诗歌主张。 翁方钢(1733—1818)字正之,号覃溪,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时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诗文之外,精通金石考据之学,著有《复初斋诗文集》。 翁论诗既不满于“神韵说”,也不满于“格调说”。认为“神韵说”肤浅空疏,“格调说”则过于食古不化,所以另辟“肌理说”,以补前二者之弊。 “学者必以考证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言志集序》)。 “诗必砰诸肌理而文必求其实际,(《延晖阁集序》)。 2.袁枚(1716—1797):字子才,好简斋,又称随园先生,浙江钱塘人。乾隆时进士,做过江宁等县知县,中年以后辞官,筑随园于江宁小白上上,过着闲适的生活。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及笔记小说《新齐谐》,袁枚是性灵派的代表,他论诗标举性灵。:“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作诗不可无我。”“诗有性情而后真。”(《随园诗话》)即是主张:①张写诗必须表现诗人自己的个性才情和亲身感受②主张写诗要创新,事物在发展,诗歌也应随之变化。“味欲其鲜,趣欲其真”,把真实的感受同诗人的个性,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性灵说”真谛。“性灵说”反对模拟古人,认为“诗有工拙,而无古今”,讽刺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古董店”。他认为“温柔敦厚”的诗教,不过是是教的一个方面,并不代表孔子诗教的全部内容,也不是唯一准则,他主张用“兴观群怨”来代替。 袁枚的诗空灵、流利、新巧,确是从作者心灵中来,也表现了诗人的个性。如《马嵬驿》。 分析《马嵬驿》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家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3.郑燮:在袁枚之前,独立于拟古主义诗风之外的郑燮,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诗人。(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乾隆元年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救济灾民,得罪上司,托病辞归,晚年在扬州卖画为生。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