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坎大哈怪兽RQ-170的秘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坎大哈怪兽RQ-170的秘密

坎大哈怪兽:RQ-170的秘密 2010-01-03 14:07:56 来源: 中国网即便照片被曝光,美军也只是承认他们在阿富汗部署了这种被称为“坎大哈野兽”的无人机叫RQ-170,对它的一切现在还处于猜想之中。 美国军队在阿富汗的一举一动,都是其国内以及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从2009年4月开始,驻坎大哈美军基地随军采访的一些媒体开始陆续报道出现在该基地的一种新型无人机。由于美军对该无人机的使用相当保密,所以这些媒体也只能获得一些关于该无人机的边角料,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报道,自然也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 最早流出的关于“坎大哈野兽”的模糊照片之一 然而到了2009年年底,这种新型无人机频频出现在坎大哈的报道引起了技术专家、分析家以及爱好者的强烈反响,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一个问题——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新型无人机,并且具有特殊意义。 为什么部署在坎大哈 由于对该型无人机的报道越来越详细,并且已经捅出了一些清晰的照片,该无人机已呈囊中之锥。所以,美国空军在2009年12月初终于公开表态,承认了该无人机的存在,并表示,这种被媒体称作“坎大哈野兽”的无人机名字为RQ-170“哨兵”(Sentinel),是一种没有配备武器系统的新型无人机,目前在阿富汗进行测试。除此之外,再无多余消息。 喀布尔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距离中国边境约900公里,翼展14米的“捕食者”无人机具备了926公里的作战半径,那么有理由相信,体积比“捕食者”更大,采用飞翼布局,具备更好升力条件的“坎大哈野兽”能超过这个作战半径。 在关于RQ-170的诸多报道中,关于该机为什么部署在坎大哈,该机究竟作何之用的文章最能吸引人,更引起了人们了解坎大哈美军基地的欲望。位于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美军基地,拥有阿富汗最大的机场,从2008年底开始,美军开始扩建坎大哈基地,其目标就是将这里打造成其在中亚的最大情报中心。此外,坎大哈基地离南部巴基斯坦边境只有100多千米,离东部的中国边境大约900千米,所以一旦需要,部署在这里的美国侦察机随时可以对巴基斯坦和中国边境及其附近地区进行空中窥探。 通过解读美国国防部2010年度的国防预算,可知ISR(情报、监视、侦察)能力建设是美国空军未来装备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扩建之后的坎大哈基地必将部署一支配备各种机型的庞大的侦察机部队,即美国空军所谓的“观察、探测、识别和压制特混部队”,该部队的侦察机既包括有人侦察机,也包括大量无人侦察机。由此来看,RQ-170无人机出现在坎大哈附近也就不足为奇。作为一种新的无人机,RQ-170编号中的R证明了其作为侦察型无人机的身份,所以无论是进行测试还是执行作战任务,坎大哈基地都是其理想的巢穴。 RQ-170无人机性能分析 从美国媒体公布的图片来看,RQ-170无人机采用了出色的飞翼式气动布局,在每侧机翼的上表面有一个流线型的突起,据推测可能是传感器舱。据美国《航空周刊》报道,这种外形奇怪的无人机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负责研制,该机在美国国内进行秘密测试的时候,由位于内华达州的多诺帕试验中心负责,此后,该机又被送到内华达州克里奇基地进行测试,归属美国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2009年初,该机被送往阿富汗,部署在坎大哈基地,与“捕食者”无人机共用机库。这个消息引起了很多好奇者的求知欲,并决心追溯该机的根源。 部署在阿富汗的MQ-9无人机 尽管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近年来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有人战斗机的研制上,但是永远都不要轻视它在无人机研制方面的实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防务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非常善于制造惊奇。而美国的《航空周刊》之所以认定RQ-170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作品,正是因为其气动外形与数年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一项研制计划——P-175中的长航时无人机非常相似。 “洛马”的“臭鼬”无人机想象图,注意它用的是双发布局 2006年7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当年的范保罗航展公开了其下属“臭鼬”工厂的个低可探测性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研制计划,即P-175计划,该计划中的无人机被直接命名为“臭鼬”(Polecat)。在“臭鼬”之前,洛·马公司也研制了一款长航时无人机“暗星”(Darkstar),但是后者于1999年半途下马。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臭鼬”和“暗星”都是P-175计划的方案。 更早的RQ-3“暗星”无人机,后来的“臭鼬”和“坎大哈野兽”被一些人成为“暗星之子”,因为它们都是P-175隐形无人机计划一脉相承的作品 其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范保罗航展上公开“臭鼬”无人机研制计划的时候,该无人机的第一架原型机已经制造完成,并开始进行各项测试。从当时公布的“臭鼬”无人机的图片可以看出,该机的两个进气道位于机头两侧,两个尾喷口与机身后缘平齐,分布在机身中线两侧,这样可以弱化机身红外特征。总之,整机具有出色的长航时飞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