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痿从痰辨治经验
阳痿从痰辨治经验
王世彪
730000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阳痿,其病因病机复杂,历代医家对此病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来看,大多从阳虚、气郁、湿热等,予以补肾壮阳,培养心脾,疏肝解郁,清热化湿等法论治,确有较好效果。但笔者发现因痰所致的阳痿亦较常见,从痰辨治常获佳效。
1 痰湿困脾:湿邪困脾,脾失健运,水湿停聚生痰,痰湿阻于下焦,扰乱精室,阻遏阳气,宗筋失纵,阳明失运,则致阳痿,精液异常而不育。古人云:“痰多者湿多也,湿多则精不纯。”多发生于肥胖形体者,症见阳痿早泄,头晕心悸,胸闷腹胀,面色恍白,舌胖、苔白腻,脉濡。治宜益气健脾,化湿祛痰,药用苍术、陈皮、茯苓、白术、清半夏、菖蒲、枳实、车前子、泽泻、远志、党参、苡仁、白芍、蜈蚣(冲服)等水煎服,并加五子衍宗丸以填精,湿去痰除精充,则阳痿自愈,其精能育。
如治王某,男,29岁,汽车司机。1988年8月20日诊。结婚3年,因阳痿至今未育。患者曾多方求医均以补肾论治无效。自述头晕心悸,胸闷腹胀,阳痿早泄。观其形体肥胖,面色恍白,舌胖、苔白腻,脉濡。查精液常规:量2ml,2h不液化,精子计数4×107/ml,活动率30%,活动力差。辨证为痰湿困扰宗筋,阳明失运,治宜健脾化湿,化痰兴阳。药用:苍术、陈皮、茯苓、白术、清半夏、菖蒲、枳实、车前子、泽泻、远志各10克,党参15克,苡仁20克,白芍9克,蜈蚣3条(冲服),甘草6克。连服1月,自觉症状消失,阳痿基本治愈。又加服五子衍宗丸1月后,查精液基本正常。当年其妻怀孕,足月顺产一男婴。
2 气郁痰阻:惊恐久郁,心血亏虚,心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聚心位,心神被扰,宗筋失其所主,驰纵不收,故致阳痿。症见阳痿,心情比较紧张,头晕乏力,胸闷口苦而粘,心烦易燥,失眠多梦,常被惊醒,下肢酸软,舌边尖红,苔黄稍腻,脉滑。治宜解郁化痰,宁心安神,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味,药用川连、炒枳实、半夏、香附、枳壳、海蛤粉、茯神、陈皮、炒瓜蒌、胆南星、炙远志、菖蒲、生姜、炙甘草、煅生龙牡、蜈蚣(冲服)等。药中病机,痰化郁解,心神安定,则阳痿自愈。
如治殷某,男,25岁,工人。1989年3月12日诊。患者1988年元旦结婚后发现阳痿,心情比较紧张,自述多方治疗,病情如故,忧虑更加沉重,头晕乏力,胸闷口苦而粘,心烦易燥,失眠多梦,常被惊醒,下肢酸软,查阴茎发育正常,舌边尖红,苔黄稍腻,脉滑。辨证为心情久郁不解,痰热内扰心神,宗筋驰纵不收,治宜解郁化痰,宁心安神。药用:川连3克、炒枳实、半夏各10克、香附、枳壳、海蛤粉、茯神各12克、陈皮、炒瓜蒌、胆南星、炙远志、菖蒲、生姜、炙甘草各6克、煅生龙牡各15克(先煎),蜈蚣3条(冲服)。服7剂后,胸闷、口苦、失眠心烦多梦症状消失,舌苔转薄黄,夜间稍能举阳,症见转机,嘱暂避房事,原方继服。连服35剂,诸症消失,阴茎坚举,房事欢快。随访1年正常。
肾虚生痰:肾为痰之本,肾寄元阴元阳,主调节水液而司开阖,脾阳、肺气源于肾阳,脾阴、肺阴源于肾阴。若长期患喘证,肺肾脾皆虚,尤其是肾阳不足或肾的开阖失调,均可引起脾、肺功能失调而生痰,其一为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火不生土”,致使水谷精微“化失其正”,聚而为痰;其二为久病多痰,肾生虚痰(指下焦虚火灼液成痰)。痰邪作崇,不仅可加重喘证,而且可上扰神明,使宗筋失其所主,以致驰纵不收,痿弱不用,还可壅滞于脾,使脾阳虚衰,“阳明虚则宗筋纵”,故阳痿不举也,我们临证中常见喘证患者多伴阳痿,此其病因之一。治疗时在通补肺脾肾的基础上,加重温阳化痰中药之力量,只要坚持服药,切勿频频更方,急于求成,定会收到喘平痿复的功效。
如治刘某,男,49岁,1999年11月5日初诊。患咳喘10年余,阳痿1年,每年冬天发病最重,长期服药以治疗咳喘,因久用抗生素及激素等治疗不效,求中医诊治。症见:咳喘气促,动则尤甚,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不举,面青唇紫,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X线拍片示:双肺肺气肿征;右侧胸膜肥厚粘连征。诊断:喘证,阳痿,(肾虚痰阻证)。治宜补肾固气,化痰平喘。嘱服中药先定喘,然后治阳痿,病人同意。遂处方:党参、麦冬、五味子、半夏、茯苓、菟丝子各15克,黄芪30克、补骨脂、淫阳藿、赤芍各10克、制附片9克、柴胡5克、细辛3克、干姜6克、核桃仁1枚。5剂,每天1剂,水煎服。二诊:咳喘大大减轻,活动时已不喘,腰酸症状大为好转,且晨起阴茎有勃起现象,病人自言喘证好转、阳痿也有好转,甚为欢喜。嘱守方继服20付,喘平,诸症得除,阳痿也愈。改金匮肾气丸和生脉饮继服1月巩固。随访3年喘症基本未发,性功能一直正常。
作者:王世彪,(1963—),男,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和政西街1号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邮政编码:730000
电话:13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