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出土带铭文的波斯和中亚银器.docVIP

中国境内出土带铭文的波斯和中亚银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境内出土带铭文的波斯和中亚银器

中国境内出土带铭文的波斯和中亚银器 林梅村 【作者简介】林梅村 北京大学 副教授 中国古代金银器的研究历来受到海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对此作了有益的探讨[①],我们今天能对中国古代金银器有如此丰富的知识首先应感谢他们的研究。 古代中国本不以金银为容器,王公贵族后来用金银制器明显受北方游牧民族或西方文化影响。中国境内出土的金银器有些原本就是外来之物,因而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标本。中亚、西亚诸国和欧亚草原游牧人很早就开始在金银器制作工艺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单凭器物类型或纹饰,有时难以确定其文化属性。所以那些带有铭文,尤其是带有胡语铭文的金银器标本显得弥足珍贵。本文将讨论中国境内出土的5件带有粟特、中古波斯或大夏铭文的银器,希望这项研究能有助于推动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的深入。 标本一:长安出土鹿纹十二瓣银碗 这件带粟特铭文的银碗是1963年春在西安东南郊沙坡村出土的,同出的还有14件唐代银器。据调查,这批银器的发现地点在唐长安城范围内,位于唐兴庆宫遗址正南1.5公里左右。在唐长安城春明门与延兴门之间[②]。现在这批唐代银器分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8件),故宫博物院(3件)和西安市文管会(4件),我们讨论的这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号Y1930。 据发掘简报介绍,这件银碗为“圈足,圆口,腹部十二曲,高4、口径14.7、底径4.8厘米。碗底正中有阴雕长角鹿的图案,鹿高6.7厘米”,但原报告未提到其上有铭文。韩伟最先注意到这件银器口沿下有一行铭文,他在讨论唐代金银器的一本书中在这件银器的线图旁做了摹文(图一:上)[③]。这个银碗,特别是碗心的鹿纹图案,和马尔沙克刊布的OS136号粟特银碗基本相同,后者打制一粟特王族族徽符号,类似的符号亦见粟特王发行的钱币,马尔沙克将这种银盘的流行年代定在公元7~8世纪[④]。 1991年8月间,我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再次核对了铭文,重新做了摹文并拍摄了铭文照片(图一:下)[⑤]。从文字体系看,这件银器上的铭文属于阿拉美文字母体系,波斯、粟特和花拉子模等民族都使用这个体系的文字。由于我国没有学者能释读这类文字,所以我把这个铭文的摹文和照片寄给了英国语言学家西姆斯·威廉姆斯(N.SimsWi iams)博士,请他帮助释读。他很快回信告诉我,这行铭文是粟特文,读作ZrwmBntk(祖尔万神之奴仆)。但他怀疑这行铭文的第一个字母或许读δ或n,即采用古粟特语或Z的交替读法[⑥]。 (附图 )   图一 西安东南郊沙坡村出土鹿纹十二瓣银碗 祖尔万神,波斯语作Zuavān[⑦]。这位神灵本是古代波斯万神庙中崇祀的主神之一,后来成为琐罗亚斯德教崇祀的重要神qí@①。因为琐罗亚斯特教崇拜火神,中国史籍称其为火祆教。萨珊波斯时期,特别是波斯王沙普尔一世在位时(242~272年),祖尔万神受到一批西亚火祆教徒的特别推崇,形成所谓Zurvanism(祖尔万教派),以至被视为琐罗亚斯德教正统教派的异端[⑧]。英国语言学家亨宁研究粟特宗教文献时发现祖尔万教曾在中亚粟特传播[⑨]。海德堡大学教授耶特马尔(K.Jettmar)领导的德国考察队近年所做考古调查证实了这一点。该考察队在印度河上游丝绸古道旁的摩崖上发现粟特商人刻写的粟特文祖尔万神的名字Zrwm[⑩]。既然我们讨论的这件银器上的粟特铭文意为“祖尔万神之奴仆”,作器者一定是位火祆教祖尔万教派的粟特教徒,那么这件银器的发现地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据唐宋文献记载,唐长安城内有祆祠四所。宋敏求《长安志》卷九提到唐长安城“靖恭坊街南之西”有祆祠一所。这个记载为80年代初的考古发现证实。1980年西安东郊西北发现了一座在长安为质的波斯王孙墓葬。墓中所出《大唐故陇西郡李公墓志》记墓主人曰:“公讳素,字文贞,西国波斯人也。……公本国王之甥也……天宝中衔自君命,来通国好,承我帝泽纳充质子……拜银清光禄大夫……特赐姓李,封陇西郡,因以得姓也。……元和十二年(817年)岁次十二月十日终于静恭里也。”[①①]波斯王以火祆教为国教,李素既然为波斯王甥,当是火祆教徒。隋唐所谓“里”或称“坊”[①②]。因此李素卒地“静恭里”显然就是唐长安城内设有祆祠的“靖恭坊”。由此可证,唐长安城靖恭坊确有火祆祠堂。据考古调查,靖恭坊即兴庆宫正南第三坊,位于春明门与延兴门之间[①③]。因此我们讨论的这件火祆教徒所用银器或许出自唐长安城靖恭坊那座祆祠遗址。如果这个推测成立,则为我们寻找唐长安城内祆祠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 标本二:焉耆出土粟特银碗 这件粟特银碗是1990年在新疆焉耆七个星乡老城村出土的。当地村民在这里烧砖取土时无意中挖出6件银器,两件带有铭文。其中一件带铭文的银器即本文标本三(详下)。1991年我到新疆进行考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