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宝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技术路线 自然、社会基础调查研究 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 旅游客源市场调查 国宝鸡旅游发展的总体判断 GPS 家 、地RS 方 相确定旅游发展目标与主体战略 GIS 关 法TIS 律法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规划 规技术 、集成 国家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标准旅游市场 旅游环境 旅游产业 旅游发展 营销规划 保育规划 要素支撑 保障措施 宝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文本·说明书·旅游资源普查及评价报告·城市旅游专题规划 卫星遥感图像·景观影像集成·系列规划图件
规划框架 1. 3. 基础分析篇 产业规划篇 第一章 规划总论 第七章 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第八章 宝鸡市重点项目发展概念规划 第三章 宝鸡旅游发展的总体判断 第九章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第十章 旅游节庆策划 第十一章 旅游产业要素规划 2. 4. 战略定位篇 保障实施篇 第四章 旅游总体定位、目标与发展战略 第十二章 旅游环境营造工程规划 第五章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 第十三章 旅游开发影响与资源环境保护规划 第六章 旅游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四章 支持保障体系
基础分析篇 第一章 规划总论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第三章 宝鸡旅游发展的总体判断
第一章 规划总论 规划范围 宝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范围为宝鸡市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市辖3区9县和一个国家级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规划区内总人口376万,其中市区人口65万,建成区面积60.44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 近期:2009年——2015年 ?? 中期:2016年——2020年 ?? 远期:2021年——2025年 规 划原则 ?? “规避旅游遮蔽效应,力求旅游叠加效应”的原则 ?? 市场导向原 则 ?? 打造精品、实施品牌战略原则 ??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 ?? 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依据(略)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一、自然环境背景 1.地理位置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西部,东联西安、咸阳两市,南接汉中市,西北与甘肃天水市与平凉市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宝鸡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位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 2.行政区划 宝鸡市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下辖3区9县(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太白县、凤县)。 3.气候特征 宝鸡市位于中国内陆中心腹地,关中平原西部。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境内地形复杂,北部山区、中部川塬、南部秦岭,渭河横贯其中,因而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13度,全区在7.5-13.0度之间,4-9月为暖温期,10-3月为冷温期。 4.地形地貌 宝鸡地质构造复杂,全市地貌差异较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 开口槽形状。宝鸡山、川、原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6%,丘陵占到总面积的26.5%,川原占总面积的17.5%,呈“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 5.水文 宝鸡市河流网排列以秦岭为界,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其中,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嘉陵江)面积达5215.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8.7%;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渭河)面积达12956.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71.3%。全市水资源的总量为48.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量41.3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5亿立方米。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二、历史文化背景 宝鸡历史,渊源流长。 早在新石器时代,渭河两岸、千水之滨就留下了先民足迹。夏、商时宝鸡为陈国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周秦王朝发祥地就在宝鸡境内。西汉时宝鸡属右扶风地,三国及晋时属扶风郡地;公元757年唐肃宗灵武即位,驻跸凤翔,闻听“宝鸡鸣瑞”之事,赐“宝鸡”之名以代陈仓,改陈仓县为宝鸡县;五代、宋、元、明清时属凤翔府,民国初年宝鸡属关中道地,1935年改属陕西省凤翔第九督察专员公署,宝鸡解放后设市,2003年5月26日确立如今宝鸡的行政区划。 宝鸡文化,灿烂辉煌。 在宝鸡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姜炎文化、博大精深的岐周文化、大气磅礴的雍秦文化、威武雄壮的军事文化,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也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以出土佛骨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在盛唐时期已成为皇家寺院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 宝鸡境内的文物资源丰富,其中以青铜器为最多,现已陆续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万余件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