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细节探究 1.请找出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2.请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品味语言 1.下面是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请进行赏析。 ( 1)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第5段) 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讲授新课 环境描写作用: ①表现时代风貌, 展现风土人情。 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③深化主题。 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⑤感染读者。 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那是6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第2段) 渲染了荒凉的气氛,突出了此处环境的恶劣。暗示了种树的艰难,烘托了牧羊人坚韧、顽强的品质。与下文改变后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2.比 喻 句 赏 析 (1).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牧羊人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我”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 (2).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前,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牧羊人种的树木之多。 (3).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桦树的美好姿态,赞扬了牧羊人会种树并种得好的精神。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 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埋上泥土。(10段) (句子中红色的词可不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颗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什么想不到的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句子中加红的数词,有什么作用?)(11段中) 通过数字的对比,具体地说明 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 羊人植树的艰辛历程。 讲授新课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讲授新课 二、感悟人物美 牧羊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外表整洁、心无旁骛,有毅力、有爱心、身体力行、慷慨无私的人。 1.课文第一段有何作用? 激发兴趣 设置悬念 引出下文 为下文做铺垫 2.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开头段首尾呼应。 3.课文结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阅读这两段,参考79页第三题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