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北隐爆岩及其对金银的控矿意义.docVIP

晋东北隐爆岩及其对金银的控矿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东北隐爆岩及其对金银的控矿意义

文章编号: 100121412 1999 0420008207 晋东北隐爆岩及其对金银的控矿意义 李生元, 马小兵 ( 冶金部第三地质勘查局, 山西 太原 030002) 摘 要: 隐爆岩对晋东北次火山岩型金银矿具有重要的控制意义, 它是在深源花岗岩浆浅成或 超浅成侵入时, 由气爆、浆爆和热液注入作用形成的。 隐爆角砾岩可分为五种类型, 并显示一定的 水平和垂直分带性。 隐爆岩在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形成, 因而与火山颈相爆发角砾岩有一系列岩石 特征差别, 可作为两者区别的标志。 由于隐爆岩在花岗岩类岩浆多期次侵入和火山作用的最后阶 段形成, 因而是含矿热液的最后载体。又由于隐爆岩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形成, 且发育多孔多隙的 各种角砾岩和次级断裂构造, 因而是金银矿床的最佳控矿构造。 关键词: 晋东北; 隐爆岩; 金银矿。 中图分类号: P 588113; P 61815 文献标识码: A 与海西—燕山期过渡同熔型花岗岩类侵入2喷发有关的次火山岩型岩浆热液矿床是晋东 北最重要的金、银矿床类型。 隐爆岩是晋东北次火山岩的产出形式之一, 具有极为重要的成矿 和控矿意义。目前在该区已探明的 5 个大中型金、银矿床中, 有 3 个被认为产于隐爆岩中, 另外 2 个则与先存的火山颈相 (复式) 斑岩体有关。 1 隐爆岩的产出特征 隐蔽爆破作用 (简称隐爆作用) 是在岩浆顶部岩层压力大于岩浆爆破应力条件下发生在地 下浅部的爆破式次火山活动。 由隐爆作用产生的各种角砾岩称隐爆角砾岩。 由浅成或超浅成 侵入岩和隐爆角砾岩组成的统一整体称隐爆岩。 隐爆岩是晋东北海西—燕山期过渡同熔型花岗岩类 ( I 型) 岩浆活动的显著特征, 是多期 次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体 (田) 较晚阶段的产物。该区燕山期另一种成因类型的花岗岩, 即那些规 模较大、岩性单一的壳源型黑云母花岗岩 (S 型) , 不伴随隐爆岩, 也不伴随金银的成矿作用。隐 爆岩有的伴火山岩, 有的不伴火山岩。与火山岩伴生者, 隐爆岩晚于火山岩, 且常沿先有火山颈 收稿日期: 1999207208; 修订日期: 1999210219 第一作者简介: 李生元 ( 19642) , 男, 山西孝义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69 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勘探专业, 现从事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 期花岗岩类及相关矿床的分布 。隐爆岩产于不同方向深断裂的交叉部位, 深断裂与次级浅断 裂的交叉部位或靠近深断裂的次级浅层次断裂中, 形态产状取决于控岩构造的类型及特征, 受 断裂交叉部位控制的隐爆岩常呈筒状或漏斗状 (耿庄) , 受单一断裂控制的隐爆岩则呈墙状 (堡 子湾) 或透镜状 (支家地) 等。 分布面积零点几到一点几平方公里, 延深达数百米。 2 隐爆方式及隐爆角砾岩的分类 综合我局对耿庄隐爆岩2 、支家地隐爆岩3 和堡子湾隐爆岩 ( 冶勘三局地勘院: 山西省阳 高县堡子湾金矿 0~ 11 线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1988 年) 的研究成果, 可对隐爆作用的形式和隐 爆角砾岩类型归纳如下: 1. 隐蔽爆破的主要形式是气爆和浆爆, 其次是热液注入。所谓气爆是当岩浆侵入到近地表 一定深度时, 由于压力降低, 岩浆柱前锋聚集的挥发性气体陡然膨胀导致的爆破作用。 所谓浆 爆是在岩浆柱前锋部分凝固的情况下, 由于内部岩浆压力的增大或某种诱导因素 (导岩断裂活 动, 岩浆壳冷凝收缩破裂等) 导致的岩浆爆炸式的迅速上侵作用。气爆和浆爆完成后, 隐爆岩的 主体已经形成。热液注入是在隐爆岩主体形成之后, 由于岩浆期后热液 (其中含大量天水) 的聚 集, 使已形成的角砾岩局部成为一种热的“泥石流”状态, 流态泥石沿隙贯入已形成的各种角砾 岩和围岩中固结成岩, 或是含有少量细粒岩石碎屑的稀流体侵入裂隙和孔隙发育的角砾岩而 使之发生改造的作用。 2. 隐爆角砾岩可按其生成方式分为 5 种类型: (1) 围岩震碎角砾岩 (简称震碎角砾岩) 由气爆或浆爆形成。 分布于隐爆岩的边部, 宽数 米到数十米, 连续或不连续分布。震碎带与末震碎围岩界线清楚或呈过渡关系。角砾成分单一, 取决于围岩的岩性。 角砾形态不规则, 砾径在 1 米以下。 胶结物为与角砾同成分的岩尘, 或后 期被硅质或钙质交代。 虽遭受后期隐爆作用的影响, 但仍可看出角砾之间有一定的可拼接关 系。 (2) 顶部岩层崩坍角砾岩 (简称崩坍角砾岩) 可由气爆或浆爆引起, 也可由于岩浆冷凝收 缩, 形成硐室, 由顶盖岩层重力坍塌而形成。崩坍角砾岩分布于紧靠震碎带内侧的隐爆岩上部, 角砾成分取决于隐爆岩筒顶部岩层的岩石类型, 角砾大小悬殊, 大者为几十米厚的岩块, 小者 仅肉眼可辨。角砾呈棱角状, 无分选性。胶结物为成分复杂的岩尘或泥质。成岩程度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