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徐克成拼却余生为肿瘤.docVIP

【封面人物】徐克成拼却余生为肿瘤.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封面人物】徐克成拼却余生为肿瘤

【封面人物】 徐克成:拼却余生为肿瘤 立里 他得过癌症,自己现在是肿瘤医院的院长。 他做了大半辈子医生,一直心系病人的苦痛。 他的医院虽然是民营医院,但在国外却非常有名,很多国内医院、国外政要在国外治不了的癌症会找到他这儿治疗。 他和他的肿瘤医院业已成为广东民营医疗的一面旗帜。 2011年10月29日到11月2日于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世界肿瘤冷冻治疗大会上,他带领30名来自北京上海等我们各大医院的专家出席大会。新选举的第17届国际冷冻治疗学会11名执行委员中,中国有3名,其中两名来自他领导的复大肿瘤医院;他本人和另一名美国专家被选为副主席,而他的选票远超过美国人。大会共颁发17个奖项,中国获得9个,其中复大医院获5个,而大会最高奖3个中他是获奖的第一名。 使命的召唤 1997年年底,时任卫生部长的陈敏章教授与徐克成有一席谈话,部长希望徐克成在中国南方办一所医院,叮嘱他“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做他“部长难以做的事”。徐克成问办什么医院?他说办个肿瘤医院。徐克成记住了既是首长又是学界老朋友的嘱咐。第二年,他尊敬的陈部长自己被癌症夺去了生命。他心痛不已,坚决要向癌魔抗争。 在徐克成漫长的从医生涯中,他一直以“消化内科”专家著称,但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与“肿瘤”纠缠不清。40年前,徐克成的母亲因为肝癌去世,当时作为医生的他,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却无能无力;20多年来,他一直在做肿瘤早期诊断研究,14年前,他发现自己身上一些异常,6年前,他被检测出肝癌。 幸亏是早期,而且,当时他已经有足够的把握把疾病消除。那年是他筹办复大肿瘤医院的第五年。 2001年,在朋友的请求下,徐克成从深圳来到了广州。2003年,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经广东省卫生厅批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成立了。 这是他从医以来第一次出走体制。 1963年,23岁的徐克成从南通医学院毕业。在此后的28年时间,他在南通医院从一个小医师做到科主任,28年的时间,足以奠定一个医生的技术与威望。后来,徐克成分别到日本和美国做了几年访问学者,回国后他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蛇口联合医院上班,之后又辗转到深圳罗湖人民医院。 大半辈子的公立医院从业生涯,总体来讲风调雨顺,事业有成,别人都以为徐克成也就这样“终其一生”了。然而,徐克成接下来的创办民营医疗的举动,让不少人为之惊讶。 其实,在徐克成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虽然过去28年的医生生涯很丰实,他也很享受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求索不断搏杀的这个过程,但施展所有能量、实现更大抱负的医学梦却一直让他不能自已,以至梦牵魂绕。 徐克成说:“总感到有个梦想、某种使命,在前面召唤着自己。” 直到创办起复大肿瘤医院,徐克成终于可以把自己心中的蓝图,自己对医疗事业、对治病救人的理解倾泻出来,按照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方式去打造心中的“医学乌托邦”。他为实现陈敏章老部长的嘱托而竭尽全力。 构建“乌托邦” 徐克成心中的医学“乌托邦”,是建立一个技术与道德双馨的医学体制。 复大刚成立时,徐克成就提出了两点建设:技术规范和道德建设,而尤其以后者为重。然而这一理想的实现如攀登珠峰,满是艰辛。 复大肿瘤医院埔一建立,徐克成就遇到不少问题。因为筹集原始资金的缘故,一开始董事会有十个股东,每个月底有些股东就吵着要分钱。但是徐克成是想把医院当做长远事业来做的。 徐克成的幸运在于,在医院发展的关键时刻,他在深圳的老朋友出手了。这位后来担任董事长的朋友听了徐克成和他的后来担任总经理的助手的困难后,没有做会计审计,就以投入乘以2的回报让其他股东退出,只留下他、徐克成及总经理左建生的股份。这三位,可谓志同道合,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做大事的胸襟和智慧。 就这样,作为复大灵魂人物的徐克成,倾注出全部心血与同志者一道,开始了“乌托邦”构建之旅,让医院走上基于他独特发展理念的轨道。 从拒收红包开始 除了狠抓医疗技术、学科建设,徐克成在复大做的一件大事,即首先向一般医院的痼疾——“红包现象”开刀。 徐克成深知,如果医生把自己的经济利益与病人的治疗挂钩,那医院的管理就必然出问题。为了保证医生的根本利益,徐克成加大了医生工资以及业绩的奖惩额度,把医生和药品的关系斩断,从制度上促使医务人员通过专心本职工作、为病人服好务来获得高收入,将医生收入渠道正常化,从而杜绝暗箱操作。 复大有强有力的、严格的制度保障,医院创办之初,一医生收受患者一千元红包被发现,徐克成即毫不犹豫地将当事人予以除名。不讲情面的惩戒,有规矩可循的制度条文,促成了医院健康医患氛围的形成,把医生从道德困境中解救出来。据悉,这么多年来下来,复大从未查到收受红包之事。 那些无望的晚期病人 然而,制度的理性如果缺少了传统医学的人文关怀,就会显得冰冷死板。徐克成当了一辈子医生,笃信“爱心”应当是做医生的前提条件。为此,在医院,他不但通过制度设计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