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基因与基因沟膜程
第一章 基因与基因工程;第一节 基因与基因工程的概念;T4噬菌体-E.coli的病毒
感染后30反应min-快速溶菌- T4 phage rⅡ区编码
rⅡ区可分为rⅡA 和rⅡB两个亚区,分别产生一种特殊物质,同时存在时,使大肠杆菌K菌株溶菌裂解
;不同基因间的突变型在互补试验中,不论是顺式还是反式排列均表现互补效应;但如果是属于同一基因的不同位点的突变,则顺式构型表现互补,反式构型则不能互补。
Benzer将这样一个不同突变之间没有互补的功能区称为顺反子(cistron)。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功能水平上的基因。(现在常用顺反子作为基因的同义词)
一个顺反子就是一段核苷酸序列,或者说是相当于一个基因的DNA或RNA单元,它编码一种完整的多肽链。(顺反子是功能单位)
最小交换单位(交换子)和最小突变单位(突变子)--DNA分子中的一个核苷酸;顺反子(cistron):
每一个顺反子就是一段核苷酸序列,或者说是相当于一个基因的DNA或RNA单元,它编码一种完整的多肽链。
顺反子是功能单位,它是由许多可以突变的位点组成的,而这些位点之间又可以发生交换
现在大约分析了2400个rⅡ区的突变,已鉴定了304个不同的突变位点
根据Benzer的计算,在功能DNA中,最小交换单位约为1-3个核苷酸对,这同理论上的最低值一个核苷酸对极为接近。
所以,顺反子中的最小交换单位(交换子)和最小突变单位(突变子),都应是DNA分子中的一个核苷酸对。;二、基因的分子定义;三、基因工程的概念;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 + 载体系统 复制子
;第二节、基因研究的发展;二、基因与DNA分子;Neither heat-killed S-type nor live R-type bacteria can kill mice, but simultaneous injection of both can kill mice just as effectively as the live S-type.;The DNA of S-type bacteria can transform R-type bacteria into the same S-type.;1952年,美国冷泉港卡内基遗传学实验室
A.D.Hershery M.Chase 肯定了Avery的结论;The genetic material of phage T2 is DNA ;1953年,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Crick)与美国科学家詹姆士·沃森(J.Watson)在英国剑桥的一家实验室合作,揭示了DNA的基本结构为双螺旋结构,为后来科学家解开遗传基因密码,绘制生命蓝图,搭建了一个出发的平台。从这个平台出发,科学家们研究出基因疗法、转基因作物、生物克隆技术和DNA鉴定技术,掀起了一场将从各方面改变人类生活的生物技术革命。 ;Watson 和Crick发表了DNA双螺旋模型之后不久,于同年又紧接着发表了DNA半保留复制模型,这一建立在碱基互补基础上的机制为转录、修复、重组、分子杂交等奠定了基础。
Watson 和Crick认为:DNA自我复制时亲本链保持不变,但双链分成两半,每个亲本链作为复制的模板,子代双链含有一条亲本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这就是DNA复制的半保留模型(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model)。
双螺旋模型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双链是如何打开的?其所需的能量从何而来? ;半保复制的验证 -Meselson-Stahl实验 ;1958年Meselson,M.和Stahl,F.W.采用重同位素15N作DNA标记,而不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14C。15N 会导致DNA分子密度显著增加,这样可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将亲本链和子代链区分开来。
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生长,所以它们的DNA被广泛标记上重同位素(重链)。然后细胞被转移到含正常14N的培养基中,DNA从经过一到两轮复制的细胞中分离出来。DNA用浮力密度离心分析,分辨重链DNA,正常的轻链DNA和包含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的DNA“杂种链”。在一轮复制之后,DNA都是在“杂种链”的密度中,而在两轮复制后,有等量的“杂种链”和轻链密度。这些结果只与半保留复制模型相符。全保留模型可以排除,但分散模型却不能排除(图11-2)。
Meselson等还做了第二项实验,就是将第一代的14N/ 15N杂种链变性使双链分开,然后再将变性前后的双链和单链分别进行CsCl密度梯度离心。变性前杂种双链只有一种带,密度为1.717克/厘米3,变性后两条单链的密度不同,因而呈现了两条带,一条为15N带,(1.740克/厘米3),另一条为14N带(1.725克/厘米3)。而同时进行作对照的样品是从肺炎球菌(D. p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