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立光明国中校园整体规划—校舍建筑规划和管理计画.docVIP

台中市立光明国中校园整体规划—校舍建筑规划和管理计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中市立光明国中校园整体规划—校舍建筑规划和管理计画

臺中市立光明國中校園整體規劃—校舍建築規劃與管理計畫 87年1月29日第1學期期末校務會議通過 96年2月26日第2學期校園規劃小組修正通過 96年6月28日第2學期期末校務會議確認通過 壹、本校舍建築規劃計畫悉依本校遷校計畫及校務發展計畫辦理。 貳、目 一、傳統教學空間的檢討 西方的教育觀念,始自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時代,當時學習空間並無所謂的學校建築,也沒有教室和課桌椅等教育設施,僅在任何方便的開放空地上與學生討論,至十九世紀初,美國開始實施公共教育,期望學生能在特定空間內受教,因此有了學校建築的芻型,當時的學校相當的簡陋,僅止於桌椅紙筆加上黑板搭配建築體組合而成。直到美國著名建築師L.Sullivan 提出「形式跟隨功能」的基本原則後,學校建築規劃才產生了重大的突破。 觀之我國近百年來引進西方教育理念以後,均存在著「官衙式」的統一格局,以設計者為主導,由行政主管或規劃者根據想像「學生的需求」、「設計範例」及「成本因素」,蕭規曹隨、一成不變的標準化模式,作為學校建築的基本原則,不過問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課程的安排和師生互動等教育活動的需求。傳統教學空間最大的缺點在於百年來教室排列方式幾乎是一成不變,由前後兩片牆加上兩側窗戶組成約23坪單調的、自足式的方塊,一間接一間,一層搭一層,並由一排走廊相連,看起來是教室排排座、學生也排排座,構成所謂蛋盒學校設計成為標準化教室。近來由於外國的實例與教育學者的觀念推廣,雖然漸漸有了改變的嘗試,如雙面走廊、六角型教室、屋頂花園等,但基於校地空間、傳統觀念束縛、規劃者理念、標準化單價的影響,至今仍無突破性的變革。 在邁入21世紀的今天,為了因應多元化、國際化社會,我們的教育理念應捨棄過去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改採培養學生創造、思考能力為主,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重視個別差異的開放式教育,對於學校建築亦應具備足夠應對多樣化教育方法之高自由度的學習空間與足夠支撐自主性學習活動之教育環境為理想規劃藍圖。 二、學校建築環境對學生行為的影響 環境對於居於其間的人們具有直接間接的影響為不爭的事實,Bechtel和Zeisel即言「環境使我們如此行為,因此如果環境作了一個特定的改變,我們的行為也將依此改變」,孟母三遷即為明證。賈馥茗:學校建築雄偉便可能使學生因對建築的感同深受而養成恢宏的氣度,學校建築的幽美便可培養學生文雅的風範,邱吉爾稱「我們先塑造建築,然後建築再塑造我們」,學校能有清幽整潔的校園宏敞實用的校舍優美的建築造型悅目的色調完善的設備與管理等,對學生未來人格的發展,優雅恢宏氣度的培養良好品德的陶冶以及良好生活習慣與健康身心的養成都會產生正面作用(高明敏),狹小的活動與學習空間容易造成學生壓力感侵略感與退縮感。 學校建築規劃愈完善、理想,學生對正面的環境知覺(學校環境注意、學校環境滿意、學校環境感受)愈好,對負面的環境知覺(擁擠感)愈少,對學生行為的影響則是積極行為(如學習興趣、參與行為)愈高,消極行為(如學習壓力、人際爭執、社會焦慮)愈小;對物質環境而言,蠻橫行為僅發生在非人性化的環境與學生對學校毫無隸屬感,一般學生並不喜歡破壞他們覺得親切的東西,因此一個溫馨生動,足以反應學生的興趣與需求,使學生能在更具人性化與更具自主性富有教育意義的學校建築環境中,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茁壯,才市現代學校建築應具備的條件。 三、空間規劃與師生互動的必然性關聯 工商社會急速發展的結果,經濟是起飛了,生活品質也改善了,但伴隨而來的問題,如物質環境的富裕豐沛,精神生活卻跟不上物慾的發展,使人心永不滿足,造成社會的冷默與量化標準的功利主義充斥,在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之下,站在教育分工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學校教育,則具有改造心靈、導正社會風氣的重責大任。 四、都市學校建築的發展趨勢 都市學校由於土地寸土寸金,都市計畫或土地重劃對於學校土地均採取小面積設計,又受到城市建築密集,人口增長快速影響,使得學校規模急劇膨脹,導致教學空間不敷使用,但增設學校或舊校舍增改建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校地取得不易,故都市典型的學校建築應朝有效利用校地空間、建築往高空發展,建築結構以五樓基礎的規劃,並預留可供發展的空間,故對於校園空間動線的設計,除了考慮水平方向的流暢外,更應增加垂直動線的規劃。 由於工商經濟的發達,都市建築型態為符合企業經營、發揮最大經濟效益,均不願浪費任何一寸土地,使得都市的居民深陷都市水泥叢林,舉目不見天日與夜空已是共同的困擾,為此政府在政策上已漸次強調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視都市景觀的更新與塑造,諸如文化中心、公園綠地的闢建、容積率的實施、公共工程藝術景觀的規定等。在此種都市特有景象中,居於教育文化推展重鎮的學校建築規劃應如何與都市建築空間串連,發揮相互交織功效與示範推廣的作用,則是都市學校建築應研究的主要課題,另都市型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