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产业安全与伦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产业安全与伦理.doc

生物產業安全與倫理 羅瑋緒 497h0084 超級種子的爭議 支持基改作物的科學家常宣稱,這類作物食用安全無虞,也不會造成生態破壞(甚至還有利環境),民眾是因為缺乏知識,並受媒體誤導,才會抗拒這項科技。然而,近來許多社會科學的研究卻顯示,民眾通常是在蒐集相關資訊、經過理性思考之後,才反對基改作物,對相關議題越關注的民眾,抗拒的比例也越高。一方面,支持基改作物的科學家,和販售這類產品的生物科技產業彼此利益結合的實例和傳聞,在爭論期間甚囂塵上,讓民眾對科學界的保證存疑。 STS 學者溫恩(Brian Wynne)則指出,在基改作物這類科技爭議發生時,讓人民反感不安的,不只是科技潛藏的風險本身,也不只是媒體的報導,更重要的是政府與科技專家的行為,尤其是他們面對未知危險的態度和對待民眾的方式。基改作物的安全性其實牽涉許多未知因素,但是科學家常一方面假定民眾的反對與疑慮是出自無知,卻不願承認目前科學知識有所不足,尤其是不願正視基因工程這類新科技可能會帶來難以預知的後果。這種態度不只讓民眾覺得受到輕蔑對待,更讓民眾疑懼。 過去的科技災害,如孕婦服用止吐劑沙利竇邁造成胎兒畸形,或是冷媒氟氯碳化物會破壞臭氧層等事例,都讓民眾了解到,新科技潛在的危險往往是科學界當初沒有想到的。然而,支持基改作物的科學家的說辭和態度,經常顯示他們根本不承認有這種未知後果的可能性。民眾因此會問:當科學家和政府官員拒絕相信自己的知識可能有未迨之處,而不屑用謹慎態度面對可能的未知危險時,我們還能信任他們嗎?這種自滿的態度是不是會提升出錯的風險? 稍後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證實,英國民眾對基改作物的疑慮態度並非全無道理。英國政府為期三年的田野試種研究(目前為止對基改作物所做最大規模的環境研究),顯示至少有基改油菜子和甜菜這兩種作物的種植,會造成鄉間原有鳥類與昆蟲的數目顯著減少。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有些基改作物會產生殺死侵襲他們的昆蟲的毒素,有些基改作物則對除草劑有較高的抗藥性,農人可以噴灑廣效性(broad spectrum)除草劑更有效地殺除雜草。這種作法當然會造成農地生態的改變。 更麻煩的是,目前一些研究顯示基改作物的基因可能會透過雜交的方式,進入非基改作物乃至野生的品種。前者可能導致不願種植基改作物的農夫權益受損,也使得消費者喪失選擇非基改食品的權利。科學家還發現由於花粉透過風力或昆蟲傳播的能力高於原先預估,因此原本規定基改作物和非基改作物的間隔距離是不足的。 而且,基改作物和野生種雜交後可能造成生命力與抗藥性強的「超級雜草」,在加拿大已經出現了。在實驗環境中無害的基改作物,在截然不同的野外環境中和野種一再交換基因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目前的知識相當有限。這些在生態系中流竄的「流氓基因」(rogue gene)是否會造成無法控制的「基因污染」? 稍早,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家(chief scientist)大衛爵士(Sir David King)主持的一項評估研究,也指出基改作物有四個尚待進一步研究的領域:導致食物過敏的可能、改變土壤生態的可能、對農地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不同物種間基因流動(gene flow)所導致的後果。 基改作物除了在科學上還有爭議,經濟效益也遭到批評。基改作物支持者認為這項技術讓農作物具有抗病蟲害、產量高、營養高,且可以在惡劣環境生存等優點,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然而,對歐洲這類已開發國家的民眾而言,他們並沒有糧食不足、財力不足,或是營養不良的問題。事實上,不少民眾願意付較高的價格購買高品質、健康的食品。與風險顧慮比較起來,基改作物可以改善糧食產量和營養價值的說法,對他們並無吸引力。 至於對基改食品接受度最高的美國,據調查有60%以上的人不知道有基改作物這種東西,因為基改食品在美國不需標示,民眾根本無法區別基改作物與傳統作物。民眾不知道,當然就不會反對。近來美國還要求歐洲取消基改食物的標示規定,更造成歐美之間的貿易摩擦。 基改作物還可能嚴重傷害有機食品產業。由於民眾健康意識提升,強調天然,不用化學肥料和殺蟲、殺草劑的有機食品,近年在英國的銷售量每年有 10% 的高成長率,年銷售額已經超過十億英鎊(約六百億台幣)。這是個商機龐大潛力無窮的產業。然而,如果基改作物大量種植後對周遭的有機作物造成「基因污染」,就會毀了這些有機作物(它們就不再「有機」了)。試問,農產品業者為何要拿一個利潤與前景都已經證實很好的產業去冒險?不種基改作物的經濟算計其實是非常理性的。 有人說,基改作物可以解決開發中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這樣的說法卻經不起檢視。開發中國家往往是因為貧窮、戰亂或政府施政不良導致無法有效取得糧食,而非糧食來源不足。 其次,眾所周知跨國生物科技公司推廣基改作物的目的是追求商業利潤。擁有最多基改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