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中国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衡量标准课件.ppt
我国水资源条件 世界上20个严重缺水国 (1)总水量不少,但人均、亩均水量较少。 (2)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北方:人口占1/2,耕地占全国的64%,却只占总水 量的18%。 南方:耕地占全国的36%,却占总水量的82%。 西北:面积占全国的35.3%,水量只有全国的4.6%。 (3)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我国为温带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 我国水资源特点 (4)水量的年内、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年均水、旱灾害面积:约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26%。平均三年发生一次较严重的水、旱灾害。 主要旱灾区分布在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至湛江一带,以黄淮海平原受旱最严重。 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其中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严重。 我国水资源特点 季节干旱灾害分布区 我国水资源特点 主要江河下游洪水威胁区 我国水资源特点 涝渍灾害分布区 我国水资源特点 (5)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增加了江河防洪困难,降低了水利工程效益。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150万km2,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面积达45.4万km2,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71%,涉及138个县。 全国平均每年进入河流的悬移质泥沙约35亿吨,水库淤积严重,降低了防洪标准和供水效益。 我国水资源特点 “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36.9kg/m3(陕县),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流沙河”。 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高4cm。12亿吨输入渤海,平均每年造陆13.8km。 淤积使部分河段高出地面20多米,“船从头上过,水在树梢流” 。 我国水资源特点 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建国后治黄规划中确定的第一期重点项目。水库建成运用后,虽然给黄河下游防洪、灌溉、发电等方面带来了巨大效益,但在建造的当时没有考虑排沙,泥沙淤积问题日益突显。 三门峡水库1960年工程蓄水,到1962年,水库就淤积了15亿吨泥沙,到1964年,淤积了50亿吨,渭河变成悬河,黄河回水大有逼近西安之势。不得不再建小浪底水库。 水利枢纽 (6)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地下水是主要水资源,但过量开采已相当严重,地下水枯竭现象严重。 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km2。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已形成了跨冀、京、津、鲁的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有近7万km2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 我国水资源特点 * 第六章 水资源衡量标准 我国水资源条件 、分布及特点 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水土流失” 与“水土保持” 水资源与森林资源:森林生态系统(400~500mm降水);种树与种草;再造秀美山川? 水资源与草原资源:草原(降雨量在300mm)主要靠降水,地下水补充。 水资源与海洋资源:水循环 水资源与气候资源:降雨、降雪 水资源与能源:势能 动能 电能 水资源与旅游资源:山青水秀 水资源与各种资源的关系 森林是“绿色的水库”。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山场林下死地被物的最大吸水量可达其自重的3.6倍,松树2.2倍。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以使50~80%的雨水含蓄在植被和落叶松中渗入地下。 主要内容 1、水资源衡量标准 2、水资源条件(降雨量时空分布)、 缺水程度、国际比较 社会经济标准 环境生态标准 水资源利用的生态承载力标准 水资源衡量标准 重度缺水 500~1000 缺水警戒线 1700 极度缺水 小于500 中度缺水 2000~1000 轻度缺水 3000~2000 相对丰水 大于3000 缺水程度 人均水资源量(m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参考标准:以人均水资源量来衡量。 人均水资源量=当地自产水资源量/(当地人口数+流动人口折合的人年数) 水资源的社会经济标准 以地表径流深衡量 地表径流深=区域水资源总量/区域面积 荒漠或者半荒漠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的地区,不适于人类居住,更不适于社会经济发展。 150mm 基本可维持原有植被的生态系统不蜕化的最低水资源量,可以承载适当的人类活动; 150mm 能较好地维系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承载能力较强; 150mm-270mm 比较适宜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发展 270 mm 环境生态状况 地表径流深 北京市地表径流深为243 mm,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水平衡地区,但由于过量集中人口,目前生态系统已严重退化。 水资源的环境生态标准 (一)地表水利用量标准 (1) “三生”用水一般不应超过河川径流量的40% (2)必要的跨流域调水,调出地区的地表径流深应大于200mm、人均水资源量应在1700m3/人的警戒线以上。 水资源利用的生态承载力标准 (二)地表水水质标准 流域排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节-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课件.ppt
- 第五节日本介绍课件.ppt
- 第八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24.3-正多边形和圆》课件.ppt
- 第六章土地资源质量评价课件.ppt
- 第六章第一节.东南亚(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ppt
-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ppt
- 第六节-河流课件.ppt
- 第六节美国学案课件.ppt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