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及施肥措施对三峡玉9号产量的影响.docVIP

不同密度及施肥措施对三峡玉9号产量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密度及施肥措施对三峡玉9号产量的影响.doc

不同密度及施肥措施对三峡玉号 张 健 冯云超 余志江 张兴端 霍仕平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摘 要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玉米新品种三峡玉号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了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锌肥5因素的定量关系,解析了因素对总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各因素对三峡玉号产量的影响大小为施钾量(X4)种植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锌量(X5)kg以上, 其最优组合方案农艺措施是:密度55404~57192株/m2,施氮肥()495.96~518.16 kg/m2、磷肥()579.90~604.05 kg/m2、钾肥()103.688~109.425 kg/m2和锌肥()2.589~2.834 kg/m2。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旋转设计;数学模型种植在生产上农民习惯种植“稀大窝”,偏施氮肥,不习惯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导致土壤营养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失衡,常出现一系列缺素症状,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不高[]。三峡玉号是重庆三峡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年和201年分别通过重庆市和国家审定,参加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kg/667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 kg/667m2,比对照增产6.9%。同时参加2012年西南春玉米生产试验,平均581.8 kg/667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1.1%。三峡玉号为加速该品种推广应用步伐,通过开展种植密度和施肥(N、P、K、Zn)等综合农艺措施对三峡玉号的产量影响研究,为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概况供试材料为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国家审定的玉米新品种三峡玉号。试验于201年4-8 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cstc2013jcsf-nycgzh80006),重庆市“十二五”攻关“耐瘠抗旱优质玉米新品种培育”(cstc2012ggC80006)和“玉米高产高效配套新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cstc2012ggC80007)资助作者简介:张健1971—),研究员,从事玉米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E-mail:zhangjian99815@ 月在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梁平基地(海拔7米)进行,土质为石灰性壤土,有机质含量16.1g/kg、有效氮59.31mg/Kg,有效磷46.78mg/Kg,有效钾177.96mg/Kg,有效锌0.52mg/kg。.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种植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钾量(X4)和施锌量(X5)为参试因子,变量设计水平及编码见表1。随机排列,4行区,行长4m,小区面积13.6m2,36个小区。4月1日,月,每窝双株。各小区单独施肥,其中氮肥(尿素含纯N 46%)按1:2:2比例在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分3次施用;磷肥(过磷酸钙含P2O5 12%)作为底肥一次施用;钾肥(氯化钾含K2O 60%)、锌肥(硫酸锌,化学纯ZnSO4.7H2O)在苗期作追肥一次施用。8月1日每小区收获中间2行测产。表1 试验因子设计水平及编码 /公顷) N(Kg/公顷) P(Kg/公顷) K(Kg/公顷) Zn(Kg/公顷) 2 78000 690 900 165 5 1 66000 570 750 127.5 3.75 0 54000 450 600 90 2.5 -1 42000 330 450 52.5 1.25 -2 30000 210 300 15 0 变化间距 12000 120 150 37.5 1.25 1.3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整理,数据处理及分析采用DPS软件[]。 结果与分析 .1 试验结果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1.1 回归模型建立 旋转[1],得到杂交玉米新品种三峡玉号产量(Y)与试验因素(Xi)之间的回归模型: Y=8939.224+186.056X1+175.095X2+141.735X3+226.538X4+9.080X5+79.769X1X2+193.587X1X3-215.586X1X4+204.304X1X5-195.233X2X3-164.522X2X4+68.152X2X5-20.294X3X4-32.132X3X5+0.949X4X5-290.498X12-86.929X22-188.808X32-171.794X42-30.423X52 (1) 表2 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构矩阵及结果 处理号 处理水平 产量 (㎏/) x1 x2 x3 x4 x5 1 1 1 1 1 1 8862 2 1 1 1 -1 -1 8685

文档评论(0)

zhoujia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