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杨海云2012百度参赛教案配套课件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

杨海云2012百度参赛教案配套课件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海云2012百度参赛教案配套课件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984年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 1990年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1983年,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 1997 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001年、2002年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思 维 拓 展 中国科技在改革开放后走向世界。有哪些机遇和条件使中国科技迎来了春天? 邓小平重视科技教育 中共中央科技体制改革 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战略:科教兴国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重大科技规划的实施 * * * * * 公元9年,西汉时期的神话故事叙述了嫦娥奔月的情景,被记载在《汉书?艺文志》淮南子篇中。 东汉科学家张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正确解释月食,绘制了第一幅较完备的中国星图。 366年,敦煌石窟开始筑造,“飞天”从此成为人类石刻绘画艺术中精彩而不朽的形象。 1390年,明朝人万户,为了实现飞向天空的梦想,双手举一大风筝,坐上背后绑了47支火箭椅子,勇敢的进行火箭送他上天、风筝帮他落地的实验。结果,他成了人类第一个火箭登天的牺牲者。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了太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发射成功,两名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飞行了115个多小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 这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并飞抵月球开始绕月飞行,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征空,中国航天员更是历史性漫步太空,中国航天事业再创高峰 ! 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基 础 知 识 1949年—1978年的科技发展成就 领域 国防科技领域 农业科技领域 医学领域 “两弹一星” 籼型杂交水稻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主要成就 1958年,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中华第一星——“东方红—1号卫星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袁隆平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思 维 拓 展 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方针和措施? 方针 自力更生的方针 建立科研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 制订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 培养科技人才和吸引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壮大科研队伍 措施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经济的恢复发展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推动因素 钱学森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学 思 之 窗 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学 思 之 窗 李四光 华罗庚 吴阶平 如果说科学没有国界,那么科学家却应该有祖国。如果你的工作在世界上产生了影响,应该把这种影响归功于祖国。 ——巴斯德 思 维 拓 展 袁隆平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