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史教计划任课教师戚世隽.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明清文学史教计划任课教师戚世隽

明清文学史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戚世隽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对明清文学史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明清阶段文学史的 知识常识,同时通过对明清阶段文学研究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将同学带入本学科的前 沿,给同学们指出治学门径,提供钻研究线索,启发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将着重疏理文学史发展的脉络, 并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与理解, 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各类文体在明清阶段的源流与发展变迁。 二、教学计划: 第一讲 明代文学概述 第二讲 《三国志通俗演义》及历史演义创作 第三讲 《水浒传》及英雄传奇创作 第四讲 《三国演义》、《水浒传》之后的小说创作 第五讲 《西游记》及神魔小说创作 第六讲 《西游记》之后的通俗小说发展情况 第七讲 《金瓶梅》及其周边创作 第八讲 明代的戏曲创作 第九讲 汤显祖及其“临川四梦” 第十讲 “三言”“二拍”及明代短篇小说创作 第十一讲 明代的诗文创作 第十二讲 清代文学概述及清代的诗歌创作 第十三讲 清代的戏曲创作 第十四讲 洪昇与《长生殿》 第十五讲 孔尚任与 《桃花扇》 第十六讲 《聊斋志异》及清代文言小说 第十七讲 吴敬梓与 《儒林外史》 第十八讲 清代的其他小说创作 三、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第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 9年版。 2、其他相关文献的阅读,依课堂提示为据。 第一讲 明代文学概述 一、 王学的兴起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早岁筑室于阳明洞读书,因此后来被他的学生遵称为阳 明先生。 1、武宗正德元年,以兵部主事的资格,上疏请求释放被刘瑾滥捕的南京给事中戴铣等二 十余人。贬到贵州龙场驿当驿丞。最后他终于悟到 “吾性自足”的人生境界,并由此度过了 生命的危境。 1  3、宸濠忠泰之变 经过这次大变故,阳明于正德十六年提出“致良知”学说。 : (1)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并不在外部世界 (2)确立圣学地位,再塑儒家理想人格。 (3)与禅、道的联系与区别: “自得”与“超越”并非其人生的主要目的,而只是入世的手段。 (4)文学创作中情感论、心性论的盛行 二、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1、士商关系的变动 2、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3、 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通俗文学中的感性化、享乐化倾向 三、明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1、刻书业的发达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 两大文学观念师古复雅与师心尚俗 第二讲 《三国志通俗演义》及历史演义创作 一、关于作者与版本 作者: 明嘉靖本《三国演义》 “晋平阳侯陈寿史传 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 新。 与余为忘年交, 遭时多故。 各天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 别来又六十余年, 竟不知其所终。 ” 版本: 最早的:嘉靖元年(1522)年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皇宫司礼监所刊。有两篇序文: (1) 、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署 “弘治甲寅仲春几望,庸愚子拜书” 。(弘治七年) (2) 、修髯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引》 ,署 “嘉靖壬午孟夏吉望,关中修髯子书于居易草亭” , 嘉靖元年 (1522)。24 卷,每卷十则,共二百四十则,每则有单句七言标目,如首则 “祭天 地桃园结义” 。 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1929 年,上海)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标点本 (1980)、人民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