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课件-人民版选修2
* 三、中国近代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课标: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思想、 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思考:以上著作的作者分别是谁?上述著作中提出了什么思想?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什么作用?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特点和影响,其观点有哪些异同之处。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主要是考辩长期以来为人们笃信 不疑的“古文经”均系伪造,对于动摇封建统治 的思想根基具有很大的冲击,为维新变法制造舆 论,作思想准备。 孙中山: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提出推翻满清贵 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定低价,平均地权。在该思想的指导下,资产 阶级举行了一系列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满 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中国近代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背景:对君主专制的反思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表现 萌芽:民权思想的启蒙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成熟: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 ) 一、对君主专制的反思 ——对民主朦胧的渴望 思考:2位思想家有哪些共同的生活背景? 黄宗羲—梨洲先生 顾炎武—亭林先生 (1)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2 )限制君主的权利 ——“法治” 提出“有法治而后有治人”思想; 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2、影响: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黄宗羲的思想 1.主要思想 黄宗羲—梨洲先生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原君》 概括黄宗羲观点 “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批判君主专制 一、黄宗羲的思想 “天下为主,君为客” (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批判“家天下”的天下观 (2)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都具有民主因素 在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中起到了重大影响 一、对君主专制的反思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 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顾炎武—亭林先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之际引起一些仁人志士对君主专制进行深刻反思的原因?影响如何? 【深化?探究】 材料1: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过历朝的完善、加强,明清时期极大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大阻碍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表现和原因之一。 材料2:明朝中后期,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西方进步的科技知识开始传入我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经学转向科学,高举起“求实”、“明理”的旗帜,掀起了振兴科学的启蒙运动。 材料3:明清两朝,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的产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不断缓慢发展。这些变化首先反映在了思想界里。于是,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形成了思想活跃的局面。 政治: ①专制统治的强化 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 思想: ① “西学东渐” ②程朱理学 、八股取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 促进了政治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换,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资产阶级学说的传播。 早期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1.民权思想启蒙的背景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二、民权思想的启蒙 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人人“有自立之权”,还认为“人人平等”。 认为专制君主是“收人人自主之权,而归诸一人,以一人而夺众人之权。” “废君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1.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1.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1.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3-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1.3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1.2.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1.4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1.3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1.2.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11.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1.夏商周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