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意境与思想感情.docVIP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意境与思想感情.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mdash;mdash;鉴赏诗歌的意境与思想感情古代诗歌鉴赏mdash;mdash;鉴赏诗歌的意境与思想感情古代诗歌鉴赏mdash;mdash;鉴赏诗歌的意境与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二)——鉴赏诗歌的意境与思想感情(人教版高三) 一.意境   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一首诗所有意象共同构成的艺术境界具有整合性,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显现。    1.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写出了景象的什么特点? 2.答题步骤   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华美壮丽、清新自然等 ③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意境特点的分类  (1)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2)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3)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4)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雄浑壮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悲壮苍凉 “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幽美恬静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缠绵凄切 4. 情景方式   ①以意取胜:直抒胸臆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如: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②意与境浑:情景交融   a触景生情:面对某种特定的景物产生某种特定的感情。如《春夜洛城闻笛》  b缘情布景:先有了某种情感,再想象一些与这种情感相一致的景物来渲染。如《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c 寓情于景:描绘一种景象,感情寄寓在写景文字里。如《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待春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③以境胜:以景为主,较少。 如刘攽的《雨后池上》一诗:“一雨池塘水上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二.品味方法   ①知人论世:“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 诗歌的世界就是情感的世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诗歌中往往有所流露。   ②抓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   ③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联想画面。用联想去感受诗人那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人心中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 如刘攽的《雨后池上》一诗:“一雨池塘水上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④体味:象外之象、韵外之致、言外之音   a象外之象:“象”是实象,即是诗中直接呈现出来的情景;“象”是虚象,即读者从诗人所提供的情景中所想象的不确定的境界。  b韵外之致:“韵”指诗歌形象中所包含的情致和感情,“致”是读者通过形象的思索和体悟所得到的情致。  C言外之音   - 三.思想感情   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1.忧国忧民    ①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②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⑤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⑥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2.建功报国    ①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诗 ②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3. 思乡怀人   ①天涯羁旅的愁思: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②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③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⑤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⑥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