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高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及测定
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加以控制的意义: 第一节 高聚物分子量的统计意义 高聚物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对于这种多分散性的描述,最为直观的方法是利用某种形式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多数情况下还是直接测定其平均分子量。 一、平均分子量 假定在某一高分子试样中含有若干种分子量不等的分子,该试样的总质量为w,总摩尔数为n,种类数用i表示,第I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i,摩尔数为ni,重量为wi,在整个试样中的重量分数为Wi,摩尔分数为Ni,则这些量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以数量为统计权重的数均分子量,定义为: 用粘度法测得稀溶液的平均分子量为粘均分子量,定义为: 对于一般的合成聚合物,可以看成是若干同系物的混合物,其分子量可看作是连续分布的。这些相对分子质量也都可以写成积分的形式: 二、分子量分布宽度 用于表征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的参数主要有两个: 第二节 高聚物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 数均分子量:端基分析法,沸点升高法,冰点降低法,膜渗透压法和气相渗透压法 重均分子量:光散射法,超速离心法 粘均分子量:粘度法 一、端基分析法(end-group analysis,简称EA) 如果聚合物的化学结构是明确的,而且链的末端带有可以用化学方法(如滴定)或物理方法(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分析的基团,那么测定一定重量高聚物中端基的数目,即可用下式求得试样的数均分子量。 端基分析的另一个用途是测定聚合物的支链数目,如果 用其他方法测得数均分子量,再用端基分析法测出一定重量m的试样中所含端基的摩尔总数n,反过来可求出z,对于支化高分子,支链数目应为z-1。 二、沸点升高和冰点降低法(boiling-point elevation, freezing-point depression) 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测定溶质分子量的方法是经典的物理化学方法。在溶剂中加入不挥发性的溶质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导致溶液沸点比纯溶剂的高,溶液的冰点比纯溶剂的低。溶液沸点升高值ΔTb和冰点下降值ΔTf都正比于溶液的浓度,与溶质分子量成反比。 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的偏差很大,只有在无限稀的情况下才符合理想溶液的规律,因而必须在多个浓度下测ΔTb(沸点升高值)或ΔTf(冰点下降值),然后以ΔT/C对C作图,外推到C→0时的值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三、膜渗透压法(osmometry,简称OS) 当高分子溶液与纯溶剂被半透膜隔开时,由于膜两边的化学势不等,发生了纯溶剂向高分子溶液的渗透。 该法优点:理论清楚,没有任何假定,是一种绝对方法,适用于较广的分子量范围(1×104~1.5×106),可在一般实验室内用简单仪器进行。 仪器:渗透计。到目前为止,渗透计有几十种,而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是改良式Zimm-Meyerson型渗透计。 四、气相渗透压法(vapor phase osmometry,简称VPO) 将溶液滴和溶剂滴同时悬吊在恒温T0的纯溶剂的饱和蒸汽气氛下时,蒸汽相中的溶剂分子将向溶液滴凝聚,同时放出凝聚热;使溶液滴的温度升至T,经过一定时间后两液滴达到稳定的温差ΔT=T-T0,ΔT被转换成电信号ΔG,而ΔG与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五、光散射法(light scattering,简称LS) 光散射现象:一束光通过介质时,在入射线以外的其他方向上也能观察到光强的现象。利用光散射性质测定分子量和分子尺寸的方法称为光散射法。 光散射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原理: 对于小粒子(尺寸 )稀溶液,散射光强是各个分子散射光强的简单加和,没有干涉。 光散射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公式如下: 实验方法: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各个溶液在各个不同散射角时瑞利因子Rθ,根据上式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①作Y对C的图,每一个θ值得到一条曲线,外推至C=0处,得到一系列(Y)C→0的值; ②将(Y)C→0对sin2 θ/2作图,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截距为1/M,斜率为 ; ③作Y对sin2 θ/2 的图,每一个C值得到一条曲线,外推至θ=0处,得到一系列(Y) θ →0的值; ④将(Y) θ →0对C作图,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截距为1/M,斜率为2A2。 六、粘度法(viscosity) 在聚合物分子量测定中,粘度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粘度一方面与聚合物分子量有关,同时也决定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形态和在溶剂中的扩张程度。因此,粘度法测定分子量只是一种相对方法。 粘度的定义: 液体流动时,可以设想有无数个流动的液层,各液层流动速度不同令ξ=dv/ds,称为流速梯度。 层流时,液体对流动的阻力F与液层面积A以及流速梯度成正比,即 F=ηAξ。 若用σ表示单位面积液体的粘滞阻力,即σ=F/A,那么 σ=ηξ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