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生大帝信仰的源与发展1
《輔仁宗教研究》第三十二期(2016 年春)103-162 頁
保生大帝信仰的起源與發展1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莊宏誼
提要
宋朝撰寫有關吳夲文章者,有孫瑀、楊志、莊夏、真德秀
和劉克莊等五位,其撰文時間與吳夲在世相距約五十至兩百
年;就地理位置而言,五人皆福建省人,與吳夲有深刻的地緣
關係。此五人的作品為我們瞭解保生大帝信仰起源與形成提供
了第一手史料。
從宋到清代諸文,對於吳夲生平事蹟的記載詳略不一,有
些內容甚且有所出入。吳夲在民間以醫神著稱,然而目前所知,
幾乎沒有直接有關其生前活動的紀錄。而後人開始撰文紀念吳
夲時,已經是五十年之後,且將他尊奉為神。因此,與其以歷
史研究的方法考究內容真偽,不如從信仰的角度探討其在信眾
心目中的地位,或許更能真切地體會並瞭解保生大帝信仰的發
展情況。
本文按吳夲的生平、神蹟、祀典、封號與神格等節,探討
其信仰的起源和衍變。
關鍵詞 :吳夲、保生大帝、慈濟宮
1 本文曾於2014 年6 月15 日發表於臺北保安宮主辦:《道濟群生》研
究案學術研討會,蒙胡其德教授及與會學者指正 ,又蒙本刊匿名審
稿人提供寶貴修改意見,特此致謝。
投稿日期:104.11.9 ;接受刊登日期:105.2.1
104 《輔仁宗教研究》第三十二期(2016 年春)
壹、前言
保生大帝吳夲出生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 ),卒於景祐
三年(1036),民間有吳真人、真君、大道公、大道真人等稱號。
其信仰自宋至今,遍布臺灣、福建和湖廣江浙一帶。不過,有
關吳夲的籍貫、生平事蹟之說法,仍有諸多尚待釐清之處,如
吳真人之籍貫 ,即有青礁、白礁和安溪三說;青礁、白礁的慈
濟宮 ,也有第一宮 、祖宮的地位之爭。民國以後,特別是近十
年來,有關保生大帝的論文大量出現。不僅保生大帝行醫濟世、
2
解決鄉民迫切痛苦的恩德,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有關大帝的傳
3
說及信仰的分布的地域等,亦廣受研究。 (林國平、彭文宇,
1993 ;范正義,2006 ,2008 )由此顯示出保生大帝信仰隨著先
民自大陸播遷來臺,不僅擴展了信仰的地域,而且貫穿古今,
歷久而彌新。
臺灣學界研究保生大帝,以林美容、李世偉、王見川、謝
貴文等為著。(林美容,2005 :153-178 ;李世偉,2006 :36-39 ;
2006 :42-50 ;謝貴文,2009 :37-58 )大陸研究保生大帝信仰
者甚眾,而以林國平、范正義具學術價值。(林國平、彭文宇,
1993 :387 ;范正義,2006 :436 ;2008 :188 )本文即在諸
多前輩奠定的研究成果上,透過史料一一補充說明和討論,對
於保生大帝信仰進行重新的認識和定位。
目前所見最早有關真人的記載 ,為北宋元祐二年(1087),
2 吳夲於明道元年賑災事蹟研究成果。(李呈瑞,1990 :19-21 ;陳漢
波,1990 :215-220 )
3 臺灣近幾年來,博碩士學位論文以保生大帝為研究主題者,已有十
二篇,而期刊、學報論文如謝貴文、李世偉、林美容、王見川等,
近三十篇,本文不一一列舉。
保生大帝信仰的起源與發展 105
4
廈門人孫瑀所撰寫的〈西宮檀越記〉。(孫瑀,1998 版本:40-41 )
此文乃孫瑀記載其祖父孫猷 (後更名天錫)建立吳西宮以崇祀
吳夲的緣由 ,為後人瞭解保生大帝的珍貴資料。其次 ,是南宋
嘉定二年 (1209 ),由廣州別駕楊志撰寫青礁的〈慈濟宮碑〉和
兵部侍郎漳州太守莊夏 (?-1217 )於嘉定九年至十年
5
(1216-1217)左右所撰白礁的〈慈濟宮碑〉。(清 ‧陳瑛等修 ,
1968 :256 、258 )兩碑一在青礁,古隸漳州海澄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