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考前抢分必备课件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8张)
返回 上页 下页 考点1 考点2 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1.1953~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措施 时间 背景 概况 结果 “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恢复 重点发展重工业 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 三大改造 1953~1956年 工业化起步,过渡路线提出 国家对农、工、商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中共八大 1956年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分析了我国主要矛盾和任务 一次成功探索 八字方针 1960年 三年经济困难,纠正“左”的错误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经济恢复,经济调整基本完成 全面整顿 1975年 “文革”造成国民经济的劫难 邓小平全面整顿 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2.1953~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失误 措施 时间 背景 概况 结果 “大跃进” 运动 1958年 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导致三年经济困难 人民公 社化 1958~1983年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的影响 一大二公 导致农业停滞不前 “文化大 革命” 1966~1976年 “文革”思想向经济领域扩展 废除许多有效制度,企业停产闹革命 国民经济损失严重 (1)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2)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3)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4)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5)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1.过渡时期(1949~1956) (1)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两方面探索:有益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3)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文革”。 (4)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 2.曲折前进(1956~1978)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经验 ①要正确分析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不断纠正错误,带领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教训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②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1.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会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项目 原因 措施 作用 农村 人民公社弊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改革农村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行政体制,建立乡镇和村委会 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城市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政企分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背景 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过程 提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目标 1992年,中共十四大 框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完善 1997年,中共十五大 结果 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意义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小康,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80~1988年,创办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5~1992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2002年,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90年开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2001年,加入WTO。 新时期五个转变 (1)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4.1清洁类试题.ppt
- 2012年7月整理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3.2《二次根式的乘除》课件.ppt
- 2012届高考大纲版地理二轮复习方案课件专题4世界地理.ppt
-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人教版).ppt
- 2012年8月手机评测.ppt
- 2012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图文转换》导航课件.ppt
- 2012年中考专项复习语言综合运用.ppt
- 2012年中考数学复习方案实数的有关概念课件苏科版.ppt
- 2012年9月大屏手机小评测(图片版).ppt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