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许学夷《诗源辩体》在晚明的传播及接受.pdf

许学夷《诗源辩体》在晚明的传播及接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五期 2003 年 7 月 頁 299-338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許學夷《詩源辯體》在晚明的傳播與接受 謝明陽* 提 要 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於 1987 年發行點校本《詩源辯體》以來,此書 的詩學成就與價值便逐漸為學術界所釐清、肯定。當今論者多能同意,許學 夷《詩源辯體》是中國截至明代為止,系統最嚴密、內容最龐大、詩歌史意 識最強烈的一部論詩著作。然而,如此一部詩學鉅著,竟然在歷史中沈寂了 三百多年,直至近十餘年方才廣為人知,其中緣由實頗耐人尋味。本文即由 此問題出發,探討許學夷《詩源辯體》在晚明的傳播與接受的情形,試圖發 掘其人其書未能見重於當時的原因,並藉此議題以呈現晚明詩學的特色。 文章除前言、結語外,共分成四小節進行論述:首節先考察《詩源辯體》 由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代為傳書而後在艱困環境中兩度刻印的情形,以闡明此 書在晚明時期的傳播形式;其後三小節則以李維楨、鄒迪光、夏樹芳所撰〈詩 源辯體序〉的討論重心,除了分析李維楨諸人與許學夷詩學觀念的異同外, 更剖析了三篇〈詩源辯體序〉的思想內涵以及許學夷對諸人序文的回應,以 揭示晚明文壇對於《詩源辯體》的接受態度。經由本文的探討,我們確實可 從《詩源辯體》的梓行、許學夷當時的聲名、許學夷負氣多傲的性格、晚明 詩學發展的趨勢等幾個層面,為《詩源辯體》未能顯揚於成書之時提出合理 的解釋,並能由此以窺得晚明詩學流變的一個側面。 關鍵詞:晚明、詩學、許學夷、《詩源辯體》、李維楨、鄒迪光、夏樹芳 *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299 東華人文學報 第五期 許學夷《詩源辯體》在晚明的傳播與接受 前 言 晚明許學夷1 (1563 -1633 )以復古派立場所撰述的《詩源辯體》,是一 部體大思精、系統嚴密的論詩著作,可視為中國截至明代為止,「詩歌史」 性質最為濃厚的一部作品。然此書問世以後並未受當時詩壇所重視,入清後 更罕有論者提及,直至近十餘年,此書的價值方才逐漸獲得學術界的肯定。 例如稍早的劉德重、張寅彭《詩話概說》及劉明今、袁震宇《明代文學批評 史》二書,均曾以數頁篇幅概述了許學夷的詩學思想2 ;其後陳良運主編的《中 國歷代詩學論著選》錄有許學夷詩論十餘則,在《中國詩學批評史》一書中, 陳良運先生更進一步將許學夷和陸時雍(生卒年不詳)、陳子龍(1608 -1647 ) 3 ;另如曾引發學術論戰的陳尚君、汪涌豪〈司空圖《二 並列為「晚明三家」 十四詩品》辨偽〉一文,亦徵引《詩源辯體》語作為《二十四詩品》非司空 4 圖所作的強力證據,文中並讚譽含許學夷在內的諸明人為「一時飽學之士」 。 這些現象,皆顯示許學夷作為重要詩論家的地位已初步確立。而《詩源辯體》 的價值所以能在成書三百多年後重新被認識,主要原因當有兩點:一是書籍 1 許學夷,字伯清,南直隸江陰(今屬江蘇)人,生平詳見惲應翼〈許伯清傳〉、陳所學〈詩 源辯體跋〉,附於許學夷:《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頁432 -437。另 見陳延恩修,李兆洛等纂:《江陰縣志》,道光二十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卷 十七,〈人物 ‧文苑〉,頁 1751。 2 參劉德重、張寅彭:《詩話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90 ),頁140 -145 ;劉明今、袁震宇: 《明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頁289 -298。 3 參陳良運主編:《中國歷代詩學論著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 ),頁736 -743 ; 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頁469 -486。 4 參陳尚君、汪涌豪:〈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辨偽〉,《中國古籍研究》第一卷(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頁47、54、55。 300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