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3十七年散文
十七年散文 一、当代的散文概念 狭义的散文,指的是所谓“抒情性散文”,其特征,相近于“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所提出的“美文”,后来也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 广义的散文概念,则除此之外,还包括“叙事性”的、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报告文学”或“特写”),也包括以议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即“杂文”、“杂感”等。有时候,文学性的回忆录、人物传记等,也会被列入散文的范围之内。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 (一)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 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柳青《王家斌》、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石油城》。 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61年被称为“散文年”。 (1)抒情散文异常活跃 杨朔《海市》秦牧《花城》刘白羽《红玛瑙集》冰心《樱花赞》峻青《秋色赋》等。 (2)报告文学的新发展 由偏重记事发展为以写人为主,具有时代感和新闻性。穆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 (3)尖锐泼辣的杂文 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有感而发,大胆泼辣。 三、十七年散文审美特征 1视角背离.散文家的视角与其所处身的现实之间背离.茶花赋 2非我化.政治大我代替了小我 3、模式化. 十七年时期的散文主要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四、杨朔的散文 杨朔(1913-1968) ,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县人,致力于艺术散文的写作,结集有《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这些抒情散文先后写于1955——1965年间,其中大多数作品在50、60年代广为传颂,有些当时就被选入中学课本。 四、 杨朔的散文 杨朔创作之路 1、探索期 1937~1948年 2、发展期 1949~1959年 《三千里江山》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 3、诗化期 1959~1966年 杨朔把散文当作诗一样来写,形成颂歌体的格调,如《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等。 四、 杨朔的散文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象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雪浪花》 四、 杨朔的散文 …… “是叫浪花咬的,” 老渔民慢条斯理说:“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 …… 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雪浪花》 四、 杨朔的散文 杨朔散文的特征: 1、颂歌体的艺术格调。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 在本质上,歌颂即战斗,现实主义文学的战斗性在“文革”前十七年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歌颂上,对“歌颂”方式毫不犹豫地选择,既是一种艺术手段,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道德行为,后二者甚至更为重要。在一个无可回避的历史情境中,作家们成为时代大合唱中的抒情歌手。 2)把散文当诗一样来写。立意上,注重诗境的创造。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在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 2、拿散文“当诗一样写” 杨朔散文的最大特色是对诗意的执着追求。在艺术构思、意境创造、人物描写、结构布局、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注意营造一种诗的气氛,逐渐形成诗体散文风格。杨朔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 诗意的表现 1)他创造性地运用我国文艺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力图在散文中创造意境。在他的散文中,人、事、景物等各种材料被有机地组织起来,达到和谐的境界。 2)讲究文眼。 3)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顺义一模答案.docx
- 2017满意度提升方案.ppt
- 2016零售行业发展趋势.docx
- 2015年4月启动会经典模板.pptx
- 24、《送东阳马生序》答案.doc
- 2015芜湖介绍(英文版).pptx
- 23 古诗二首——夏日绝句.ppt
- 201X年度总结模板.pptx
- 23-2《四时田园杂兴》.ppt
- 23、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最高额保证合同(1份).doc
- 剧本杀行业报告:内容创作规范与剧本市场拓展策略.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区域文化特色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实战案例研究.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路径与模式探索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与品牌差异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区域市场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态势与品牌竞争策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市场拓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沙市场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三角市场竞争策略与布局分析.docx
- 医疗行业数据合规:2025年数据安全法实施后的合规监管挑战与应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