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性追寻、革化成长与历史的误会
现代性追寻、革命化成长与历史的误会
——“革命加恋爱”小说之返观
林华瑜
(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 南京 210093 )
摘要:“革命加恋爱”小说曾承载有一定的现代性美学内容,呈现出革命文艺的美学原生态,在革命与爱情
的冲突叙事中,这类小说营构着五四后一代青年的成长之梦,其叙事上的现代性分裂同时也是一种历史选
择的误会。
关键词:“革命加恋爱”;现代性;成长;误会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性追寻
文学史一般对普罗文学总体评价不高,认为这类小说只是演绎图解政治概念,煽动群众
的革命热情,描写一些突变式的英雄和奇迹式的胜利,充满了标语口号和公式化与概念化的
毛病。应该说上述毛病确实不同程度存在于大多数的普罗小说中,洪灵菲也坦承:“普罗列
塔利亚在它还未成长的时候,它的阶级意识还是朦胧,它还相当的满足地在做着资产阶级的
忠实奴隶;在这样的时候,普罗列塔利亚艺术的发生自然是谈不到的。” [1]但我们也应看到,
任何价值判断包括美学判断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塞萨尔·巴列霍说,“在历史发展
的目前这个社会阶段,由于阶级斗争的尖锐,激烈和深刻,艺术家先天的革命精神不能不把
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作为其艺术创作的根本题材。……艺术上的革命艺术家,就
是政治上的革命艺术家。”[2] 同样,在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与革命的自然联姻也是历史与
现实情境的当然选择。
就作为普罗文学主要创作形式之一的“革命加恋爱”小说(其中也有少数作品一般不视
为普罗文学,如巴金、茅盾的创作等,但笔者认为,就小说本身来说,将这些同题材小说等
同视之更切近文本的真实)来说,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偏见地重新返观,那么,应该承认它在
当时具有强大的社会启蒙力量,只不过这种影响是以激烈的“革命”形式而已。它是中国文
学历史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树立了中国“革命文艺”的规范,其显在的“反抗性”特征也合
于审美现代性的内在规定,至于此后文学的极端“革命化”走向受其很大影响,我认为似乎
更与社会动向及后来者的自身选择有关。当我们回归历史语境时,就不难看出“革命加恋爱”
小说所蕴含的一系列现代性因子。
首先,“革命”与“爱情”题材本身即包含有丰富的美学内容。革命与爱情的深层内容
是暴力和性,审美经验告诉我们,人们的审美心理体验在有关暴力和性中最容易达到峰巅状
态,这二者都带有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二者在文学题材上的复合表现实为中国文学开
拓了一个新型的叙事范型。暴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非常规行为,艺术对暴力的表现具有打
破日常生活庸惯的新奇美学功能,让人受到刺激,使受压抑的能量从中获得宣泄。所以从古
至今,作为革命极端形式的暴力战争(亦为革命之表现),既在理性上为人们反对,同时又
总为人们津津乐道。不过,中国的儒家传统向来讲究温柔敦厚,讲究中庸处世,君子动口不
1
动手,偏激的暴力被认为是“乱性”行为。所以传统文学少有象欧洲史诗中的暴力叙事传统,
即使象《水浒传》、《西游记》这样的白话小说,尽管写作者花了很多笔默书写英雄主人公的
暴力反抗,但最终还是让梁山好汉归顺朝廷,让齐天大圣“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暴力的
叛逆者们仍然“跳不出如来的掌心”。在传统文学观念里,暴力的表现只有合于普遍的道德
才可以在文学叙事中争得一席之地。“革命加恋爱”小说对于革命场景的直接表现,尽管有
“左”的嫌疑,但它无疑是文学表现领域的拓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是当时左倾革命的真实
表现。
爱情的内驱力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力必多”,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更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
因,性积聚了人的最大和最多的能量,是人的本我。中国传统文化对性的严重压制更刺激了
一般民众对性的神秘感。文学只可“言情”,不可说性,古典诗文就是在写情时也大多只是
夫妇之间的“寄内”、“赠内”或“悼亡”,对性的描绘在中晚明以后作为这种压制的“反动”
力量大量涌现,但是《西厢记》、《金瓶梅》、《肉蒲团》甚至“三言”、“二拍”等俱被斥为“淫
书”而被禁止传播。在曹雪芹《红楼梦》里,“欲”也是以“情”字写出,晚清时期象沈复
的《浮生六记》、林纾的译作、苏曼殊的作品等都是以情取胜。直到五四时期,性和爱情才
趋于一致,但郁达夫的《沉沦》发表时还是引来无数非难。“革命加恋爱”小说自然表现了
情,而且由于革命的解放功能,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皮带硫化知识.doc VIP
- [紧固件]常用紧固件选型设计.pdf VIP
- 高速公路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首件施工方案.doc VIP
- 解读《GB_Z 44526 - 2024无损检测 操作能力鉴定》全面解读.docx VIP
- 本田GX630-660-690发动机维修手册.pdf VIP
- 2025四川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招聘产业招商等岗位9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国通用)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10129-中信建投-因子深度研究系列:高频订单失衡及价差因子.pdf VIP
- 发电厂检修规程.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七年级英语试题(含听力材料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