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四首.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四首

一枝一叶总关情 咏物诗四首 ①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诗歌中“子规”有什么特点? 子规:又叫杜鹃、杜宇、怨鸟。传说周时蜀国国君,后被迫逊位,死后魂魄化为子规鸟,啼声悲哀。 诗歌中的“子规”:“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杜宇冤魂所化,啼血 哀鸣 ,积怨 不平(冤亡,积)。 ②诗中所寄何情?诗人如何将子规与感情融为一体? 明确:“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以反诘的语气发问,由鸟及人,写出了人世间冤魂之多,体现了人世不平和黑暗,表达了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的人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子规与诗人感情融为一体。 ①注意物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 ②抓住物与“志”(“情”)的契合点。 ③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的志向、情感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④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 示例: a《子规》一诗展示了由杜宇冤魂所化的子规鸟由于积怨不平而年年啼血悲鸣的形象。 b前二句说杜宇虽然死了很久了,但是由他化身的子规却长年啼血哀鸣,使人悲痛扼腕。 “积”,指出杜宇冤亡时间已过了很久,“年年啼血”表现了冤恨之长;后两句,用反问语气,由鸟及人,写历代冤魂之多,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不平。 C 诗人托物寄情,借咏子规抒发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随意选择剩下的任一首咏物诗进行鉴赏,并形成书面答案 《葡萄》 《小 松》 《赏牡丹》 《赏牡丹》鉴赏资料 A 诗歌塑造了花王牡丹格调高雅,富有情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形象。 B 诗人将芍药,荷花拟人化,用芍药的妖艳儿缺少格调,用荷花的洁净而寡情,反衬了牡丹的格调高雅,富有情调;“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真国色”把牡丹比作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更显出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末句“动京城”写了人们对牡丹痴狂般的态度,亦烘托出牡丹华贵、美丽的独特魅力。 C这首诗借赏牡丹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小松》鉴赏资料 A 诗歌塑造了出身卑微,不受时人关注,但凭借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性格默默成长,终将长出凌云木的小松形象。 B “深草”“蓬蒿”点明小松的生长环境的卑微,“刺”字不但准确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而且勾画出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现实显示出小松强大的生命力;“出”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不识”说明时人对小松的忽略,目光短浅,不将小松看做栋梁之才。 C诗人托物讽喻,借小松的形象和精神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顽强、积极向上的精神,批判时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小 松》鉴赏材料 背景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琴诗 苏轼 若言弦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作业 《名师金典》P39,2、5; P40,1、3。 * 咏物诗——以客观事物(多是动植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 咏物诗的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物的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 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子规》鉴 赏 鉴 赏 事物特征 啼血、悲鸣 物象内在品质 积冤、不平 诗人经历, 社会环境 蒙冤屈死之人多、社会黑暗 咏物诗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 ;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a 诗歌描绘了一棵刚长出新的枝叶,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茎条是干枯的,在高架上杂乱攀附,需要多加照顾才能结成成熟的果实的葡萄的形象。 b “新茎”说明葡萄刚长出新的枝叶,还很柔弱;“未遍”“枯”说明葡萄未完全复苏;“支离”指葡萄不规则的攀络状态;“倒复扶”“添竹”说明葡萄仍需照顾援引,“马乳”比喻成熟的葡萄,与“若欲”“莫辞”连用,说明葡萄需要多加照顾援引才能长出成熟的果实。 C 诗人托物言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