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寓言诗表述略与义蕴抉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梵志寓言诗表述略与义蕴抉微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20 期 第 1-31 頁 2010 年 6 月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王梵志寓言詩表述策略與義蘊抉微 林淑貞∗ 摘 要 本論文以唐代詩僧王梵志為研究範圍,旨在考察其寓言詩之表述方式與意 蘊,主要分從二方面立論,一是從敘述策略觀察,探究王梵志以詩歌負載白話俚 俗之內容,使原本為士階層抒情言志的詩歌向庶民宣導的通俗詩歌流動的軌跡, 其表述策略有用語、設譬、取象方式之運用;二是從佛教義理觀察,論其從「哲 學佛理」向「世俗佛理」流動的脈絡,示現在「俗諦」之闡述有:體悟世情,安 頓生命、去除我執,了悟死生之教義; 「真諦」之闡述有:以空立義,滅絕諸相、 以夢為喻,汰除物象、佛性本有,無須外求等教義之闡發。復次,論王梵志寓言 詩之美感效能,分從作者表意、詩歌示意、讀者釋義三面向論述,最後再歸結其 意義所在。 關鍵詞:唐詩、寓言詩、王梵志、詩僧、佛學 ∗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教授。 2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20 期 壹、問題提攝 中國寓言發展可約簡概括為五期,其中有三個高峰期,分別是先秦、唐宋、 明清三時期。先秦以諸子寓言為主,迄唐代始有文人專力於寓言之創作,例韓愈 (西元768-824 )、柳宗元(西元 773-819 )之精心撰述,不再附麗於政治教化 或思想專書中,以獨立篇章形成新的書寫形式,蔚成中國寓言史上的盛事,然而 同樣在唐代,除了有散文寓言之外,同時也是寓言詩的高峰期,從初唐王績(西 元?-644 )、王梵志(約西元 590-660 )、寒山(西元 740 前後在世)1 、陳子昂 (西元661-702 )等人,到盛唐張九齡(西元 763-740 )、李白(西元 701-762 )、 2 杜甫(西元 712-770 )諸人,再到中晚唐,有劉禹錫(西元 772-834 )、元稹(西 元 779-831 )、白居易(西元 772-847 )、張籍(西元 765?-830 )、李賀(西元 791-817 )、杜牧(西元 803-853 )、李義山(西元 811-858 )、秦韜玉(西元?) 等人,在豐富的唐代寓言詩當中,可以管窺中國寓言詩的發展,至唐代可謂蓬勃 富盛,尤其是寓言詩幾可成為一種新的次文類來觀察,職是,唐代寓言詩是一個 可切入的新研究面向。3 本論文以唐代王梵志詩歌為研究範圍,主要是因為:一、從中國寓言發展史 觀之,唐代為第二個高峰期,「寓言散文」之研究已有顏瑞芳先生之《中唐三家 寓言研究》4 ,寓言詩之研究,尚無措意者,而王梵志詩歌凡三百九十首,甚能 表述寓言詩之獨特風格,藉此可沿波討源,上探先秦兩漢六朝,下窺宋元明清之 脈流發展。二、從創作量觀之,唐代為中國詩歌高峰期,含初、盛、中、晚四期, 是歷來詩人最多、寓言詩創作量亦最多,以唐代王梵志為研究範疇,可勾稽寓言 1 有關寒山之生存時代,有二種說法,其一主張寒山為初唐人,理據來源是宋本《寒山子詩集》 記載《拾得錄》云:「豐干禪師、寒山、拾得者,在唐太宗貞觀中,相次垂跡於國清寺。」又 書前有閭丘胤之序,閭氏為貞觀人,然清人余嘉錫考證閭丘胤之序為偽作;然閭氏之序雖為偽 托,卻可能有真實的部份。其二是主張寒山為中唐人,理據是《太平廣記》卷五五〈寒山子〉 條引〈仙傳拾遺〉云:「寒山子者,不知名氏,大曆中隱居天台翠屏山。」據項楚推論,寒山 早年生活乃是空白,有待研究。見《寒山詩注》(北京:中華書局, 2000 年 3 月)〈前言〉 的部份,頁 1-5 。雖則寒山時代未可考知,然而在詩歌史上,逕把寒山歸屬於初唐時期,例如 李曰剛《中國詩歌流變史》(台北:文津,1987)〈初唐.隱逸派〉指出寒山為西元740 年前 後在世,見冊下,頁 277 ;許總《唐詩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第三章將寒山繫 於王梵志之下,見頁 136 。考究其因,乃因王梵志及寒山、拾得等人之詩歌風格相近,故學者 論述時將其歸屬一類。 2 陳子昂為初唐過渡到盛唐之詩人,李白、杜甫則為盛唐過渡到中唐詩人,然文學史咸將陳子昂 列為初唐,而將李白、杜甫列為盛唐,不因其生存世代而序次,而逕以其詩歌成就與風格列為 盛唐。見李曰剛《中國詩歌流變史》、許總《唐詩史》等書。 3 攸關中國寓言詩之流變,可參看林淑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