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国鼎立-三国演义.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国鼎立-三国演义

* *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 *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曹操 刘备 孙权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鼎立》一课是第四单元第一课,课本主要介绍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本课内容无论是在本单元还是在我国历史上都有着深远影响和地位。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战争胜败原因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树立初步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唯物史观,把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第一标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由于三国故事家喻户晓,有关三国的网络游戏也很流行,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厚,能够把课外的已有的历史知识和教材的新知识结合起来。同时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营造一个“磁性”的课堂氛围,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从学生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课堂学习。在教学中巧妙设问激疑,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在复杂历史现象中把握时代的主流、顺应历史潮流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启发诱导和直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配合录像创设教学情景。 设计意图 教 学 活 动 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疑: 1、说一说你知道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 2、你喜欢曹操还是诸葛亮?为什么? 师导:你们心中的曹操、诸葛亮与历史上的曹操、诸葛亮是否一样?《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小说不等同于历史,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国的历史。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历史情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 主题曲(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互动探究,学习新课 巩固知识,拓展新课 设计意图 教 学 活 动   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教师强调,许攸的投奔正是曹操求贤若渴的见证,突出人才的重要性。   展开小组合作讨论:曹操具有什么有利条件,使他能以少胜多,战胜袁绍?   使学生了解背景;创设了情景,使学生认识到,曹操统一北方,结束混战局面是人们所希望的,为后面正确评价曹操打下一个基础。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二、活动探究、学习新课 1.官渡之战 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谈设想:假如你们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们希望出现怎样的局面? 展示《官渡之战示意图》 ,通过教师的讲解,落实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设计意图 教 学 活 动   实现官渡之战同赤壁之战的形象对比,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突破教材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的能力,形成唯物史观。   提问“两次战役中,曹操同交战对方的力量对比怎样?结果怎样?”引出“为什么曹操一胜一败?”的问题。 小组讨论。教师小结评价。   提问“赤壁之战后出现了怎样一种局面?” 指导学生齐读相关内容。再问“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局面?”教师从经济基础、军事力量对比来进行分析,得出三国鼎立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教学中结合声像影音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火烧赤壁的壮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清晰体现基础知识,利于学生掌握。   2.赤壁之战   利用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引入内容;教师演示录像“火烧赤壁” 和地图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