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第6课康熙帝.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最新第6课康熙帝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3.抗击沙俄(1685—1689) 2)原因: 3)目的: 巩固东北边境,维护国家主权 4)性质: 反侵略战争 5)经过: 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5、1686年 6)结果: 俄国战败,1689年,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 额尔古纳河 雅克萨 格尔必齐河 双方平等协商下的产物 特点: 1689年《尼布楚条约》 条约规定: 一、中俄 两国边界的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至海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属于中国;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西,外兴安岭以北属于俄国; 二、外兴安岭与鄂霍次克海的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搁置再议; 三、拆毁雅克萨城,俄国人全迁出境; 四、两国商旅凭护照方可往来贸易。清朝同意将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让给俄国,作为商旅栖托之所。 《尼布楚条约》结果: ①.为边境人民赢得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宁的环境; ②.肯定了“两江一岛”属中国。 (即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3.抗击沙俄(1685—1689) 7)意义: 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巩固了东北边疆; 维护了国家主权。 补充内容: 5.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4.三征噶尔丹:打击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 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 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 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 府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 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 大举进犯漠南,威胁到中央王朝。 史料介绍: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现已形成达赖和班禅必须经中央政府确认方能得到认同。 中央领导 会见十一世班禅 康熙帝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6.影响 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清朝行政区划: 包括18个省, 5个将军辖区, 2个办事大臣辖区 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 措 施 影 响 结 论 平定“三藩” 历时八年,终获全胜 剿抚并用,有利安定 收复台湾 加强了台湾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抗击沙俄入侵 抗击了沙俄的侵略, 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三征噶尔丹 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册封五世班禅 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策措施,较以前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抵制外来侵略 措施 结论 军事 平三藩,扫割据 收台湾,固海防 抗沙俄,定边疆 征蒙古,平叛乱 政治 除鳌拜,立权威 册封班禅,加强管理 经济 治理黄河,改革赋制,厉行节俭 文化 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编《康熙字典》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康熙帝对历史:八大贡献 第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第二、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第三、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第四、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第五、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第六、移天缩地,兴建园林 第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第八、吸纳西学,学习科技   ——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 康熙历史轨迹中的败笔 1)对内加强专制; (文字狱、设南书房) 2)对外轻视西方。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比中国封建统治显示优越和潜力,但是康熙帝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西方侵略中国埋下战败隐患。) 康熙统治时期,中国成为疆域辽阔、统一繁盛的国家,封建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伸向中国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遏制,开始了封建社会新的相对稳定时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康熙自评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么,我们如何全面认识康熙帝,给他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呢? 1)机智果敢。八岁即位,十六岁智擒螯拜,稳定了朝廷秩序。 2)维护和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对内: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巩固统一。 (2)对外:击退沙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3)学识渊博,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 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 4)发展经济:治理黄河,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 拉开了长达150年的 “康乾盛世”的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