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
【应用1】 (2008·上海历史分叉部分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 A
?解析 本题宜用直选法。所谓的“封建”即分封,故选A项。
【应用2】(2009·济宁模拟)根据下图判断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
A.该图反映的是科举制
B.该图所表现的故事发生在西周时期
C.该图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D.该图反映的是分封制
???答案 C
【应用3】(2008·江苏历史)“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 C
解析 “齐人”“鲁人”“楚人”说法的出现与分封制相关,而分封制后来被郡县制取代,出现了以行政区划为籍
贯的变化。故答案为C。
【应用4】(2009·济南联考)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
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
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确立。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
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郡县制打破了分封制贵族世卿世禄的特
权,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而不是郡县制。
史料文本
秦封泥
信息解读
(1)本史料为文物图片材料,图片中的实物为文物,是第一手研究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2)“封泥”是皇帝的诏令或中央政府的政令传递给地方官员时盖在文书上的“密封印鉴”,主要作用是保障在传
递过程中不被泄密。
(3)本史料表层信息反映了秦朝时期的文字形态和中央政府官职的设置(左丞相,右丞相)情况。深层信息则反
映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某些内容,如中央对地方的政令传达方式,左右丞相的权力制约及秦代的保密
制度等。
史料应用
(1)上述史料可以印证秦朝 ( )
A.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B.实行郡县制的事实
C.使用文字小篆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史实
(2)有同学要用该史料进行秦朝中央官制的研究,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答案 (1)C (2)可行。该史料为文物图片史料,是第一手研究资料,可信度高;该史料反映出秦朝丞相制度,
中央对地方的政令传达方式等有关内容。
大题预测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示:“家谱”与宗法制密切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禾风营造HOFO—【岁月静好】摩洛哥风情住宅.doc
- 科大荣登2016年集成灶十大品牌榜单.docx
- 种类最齐全的狗狗种类介绍有图片.doc
- 科学家打算创造“无机生命”.doc
- 秀秀我们的大气的花海婚纱照.docx
- 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
- 科技创新与综合实践活动.doc
- 科技创新论文空间戒指.doc
- 科技带来的“杯具”(双语组图).doc
- 秋季洗澡一周几次为好.x.docx
- 《建筑节能建筑表皮隔热材料研发与设计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智慧校园的音乐学习社区构建与音乐创作能力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租赁行业市场集中度与风险控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数学竞赛与数学教育改革的关系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在线教育行业学员学习动机现状解析与课程创新研究报告.docx
-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编程教育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数字素养评价的实证分析与改进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历史教学中色彩心理学的应用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Windows保存密码与WEB安全电脑资料.pptx
- 法制与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