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变康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围神经病变康复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感觉过敏 采用脱敏疗法。 皮肤感觉过敏是神经再生的常见现象。 反复刺激敏感区可以克服敏感现象。 若皮肤过敏不克服,就很难进一步作其它康复治疗。 如夹板固定、肌力训练、作业治疗等。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脱敏治疗包括两方面: 一是教育病人使用敏感区。 告诉病人如果不使用敏感区,其它功能训练就无法进行。这种敏感是神经再生过程的必然现象与过程。 二是在敏感区逐渐增加刺激。 水疗:旋涡浴,开始用慢速,再逐渐加快,15~30min。 按摩:先在皮肤上涂按摩油,作环形按摩。若有肿胀,可由远端向近端按摩。 异物刺激:用各种不同质地不同材料的物品刺激,如毛巾、毛毯、毛刷、沙子、米粒、小玻璃珠等。 振动、扣击:如用扣诊锤、铅笔橡皮头扣击敏感区以增加耐受力。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感觉丧失 在促进神经再生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感觉重建方法治疗。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早期训练 一旦病人对固定物体接触有感觉,应立即进行慢速适应性感觉纤维的训练,即对固定的触觉或压力的反应。 如用手指接触一些钝性物体,先在直视下,然后在闭眼时练习。下一步进行快速适应性感觉纤维的训练,即对移动物体的反应。让病人先在直视下,以后在闭眼时接触、识别移动的物体。 后期训练 在直视下或闭眼时触摸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如硬币、纽扣、绒布、手表等常用物品,使病人能区分物品的大小、形状、重量、质地等。 一般病人在训练4~5天后就有改善,原来没有两点辨别能力的病人在2~6周内可获得正常功能。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5)解除心理障碍 周围神经病损病人,往往伴有心理问题,担心病损后不能恢复、就诊的经济负担、病损产生的家庭与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有急躁、焦虑、忧郁、躁狂等。 可采用医学教育、心理咨询、集体治疗、病人示范等方式来消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也可通过作业治疗来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6)病人的再教育 激发患者的主管能动性 必须让病人认识到单靠医生与治疗师,不能使受伤的肢体完全恢复功能,病人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 早期就应在病情允许下,在肢体受限范围内尽早活动,以预防水肿、挛缩等并发症。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防止再损伤 患者因有感觉丧失,无感觉区容易被灼伤、外伤。一旦发生了创伤,由于伤口有营养障碍,较难愈合。 无感觉区也容易发生压迫溃疡,在夹板或石膏内应注意皮肤是否发红或破损。 必须教育病人 不要用无感觉的部位去接触危险的物体,如运转中的机器、搬运重物。 烧饭、煮水时易被烫伤,吸烟时烟头也会无意识地烧伤无感觉区。 对有感觉丧失的手、手指,应经常保持清洁、戴手套保护。 若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应保护足底,特别是在穿鞋时,要防止足的磨损。 若出现石膏、夹板的松脱、碎裂,应立即去就诊。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7)手术治疗 对保守治疗无效而又适合或需要手术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病人,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分为 神经探查修复术 早期肌腱移位术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神经探查、修复术 其指征为 ①开放性损伤;②闭合性损伤或经过神经修复术的病例,经过一定时间后无神经再生的表现、功能障碍加重、神经疼痛加剧者;③经过保守治疗已恢复一定功能而停留在某一水平,但主要的功能未恢复者;④神经损伤的平面较高、程度严重者;⑤损伤部位有压痛明显的神经瘤、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者;⑥神经移植术后,神经生长停留在第二缝合口的时间超过1个月而不长入远段者。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肌腱移位术 用于上肢的神经损伤,如臂丛损伤、高位桡神经、正中神经麻痹。 适用于对严重的神经损伤,虽经修复术仍不期望有良好的恢复时。可用麻痹肌肉附近的正常肌肉移位至麻痹肌,代替其功能。这样可以较早地恢复手的功能,减少挛缩的机会。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4、常见并发症的康复处理 肿胀 关节挛缩与僵硬 继发性外伤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4.1 肿胀 肿胀是由病损后循环障碍、组织液渗出增多所致,是创伤后必然出现的组织反应。 慢性水肿渗出液内富有蛋白质,在组织内沉积形成胶原,引起关节挛缩、僵硬。 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水肿发生的倾向。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 防治 抬高患肢 将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可促进静脉与水肿液体回流。 向心性按摩和被动运动 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水肿。 热疗 温水浴、蜡疗、电光浴等,必须注意温度不能太高,以免烫伤感觉缺失的部位。 高频透热疗法 短波、超短波、微波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 低中频电疗 如TENS、干扰电疗、正弦调制中频电疗等。 其它 可用弹力绷带压迫,但压力不能太高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