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16.诫子书教学设计(人教版).docVIP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16.诫子书教学设计(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16.诫子书教学设计(人教版)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16.诫子书教学设计(人教版) 16 诫子书 教学目标 1.掌握关键词句,理解内容。 2.体会作者情感,把握主旨。 3.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难点 1.背诵,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2.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接触言的时间不长,对言的体知识、写作特点、论证推理要有初步了解。应联系学生实际考虑,不宜往深处、难处开掘,所以结构特点及哲学辩证思想不列为教学目标。本篇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教学中可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并积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和情趣。 时分配 1时 教学设计 (设计者: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读顺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注音。 (2)注意词句停顿。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 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6.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 作者情感。 7.学生自由散读。 三、精读,疏通意 1.自主学习。 学生借助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了解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与讨论。 (1)难点预见。 A.词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 (提醒学生注意加横线的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字) B.句子: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处理措施: A.让学生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 ,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师提醒学生翻译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法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a句的双重否定)和原的风格特点(如本的简洁精警) 以b句的翻译为例:年华随着时光飞驰,意志随着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 3.总结交流。 (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 ,交流指正; (2)选具有代表性的两篇 译评讲,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 四、研读,赏析 故事引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 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 义无反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由此引申: 1.集体探究: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 厚望。 (2)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 淡泊、立志、惜时。 (学生从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A.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复何及! (3)请按照议论的结构给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按照板书提示分组讨论完成,后总结再板书) (4)按照板书提示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原(自背—互背—齐背)。 ()问题引申 :联系现实人世,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