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fnt size=“6”苏教版五年级语《鼎湖听泉》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点击数:182 苏教版五年级语《鼎湖听泉》教学设计 借鉴了网上的一个堂实录。在此表示感谢。 苏教版五年级语《鼎湖听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语言字的朗读,感受到鼎湖泉声的多美响,感受到泉声的丰富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语言字的品评赏析感受到泉声的美妙,在读中感悟。 2.通过想象,感受到泉声的变化多端,体会泉的趣味。 三.教学准备 录音,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前谈话: 1、师:板书“听”字。(聴)猜猜这是什么字。 2、揭示:它是“听”的繁体字,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都是有很多讲究的,大家看看这个字,这是一个会意字,从这个字的结构上你能看出些什么?仔细看看它的组成。像这“听”字带个耳朵很容易理解,用心去听,你们尝试过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耳朵、带着我们的心一块到鼎湖听泉去。 板书:鼎湖听泉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读,一边读一边在书上把描写泉水的词语画记下。 (生按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2、交流找到的词语。(交流过程中理解:不绝于耳 交错流泻) 3、同学们画记了不少词语,老师归纳了一下。 出示: 淙淙 不绝于耳 清纯悦耳 欢快活泼 清亮 时隐时现 交错流泻 遮断路面 4、自己读读这两组词语,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比较一下这两组词语,你会发现—— (第一组描写的是听到的泉水的声音,第二组描写的是看到的泉水的样子。) 板书:(不绝于耳) 师:泉水不但清纯悦耳,而且形态多样。 、这儿还有一组词语,谁读读? 出示:浓阴、繁花似锦、草丰林茂 、古木参天 师:这是写什么的? 生:花草树木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是的,你们看,鼎湖上绿树成荫、草丰林茂、繁花似锦、古木参天, 中还有一个地方对“草丰林茂”作了更为生动的描述,谁能找出? (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顶。 )指导朗读这句话。 设疑:绿从脚下伸展开去,漫遍野,郁郁苍苍,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可这些景物的蓬勃生机和泉水又有什么关系呢? (是泉水滋润了万木。) 6、教师小结:看泉水不仅美妙动听还滋润着鼎湖的万木,蕴育出蓬勃的生机,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听一听这美妙的泉水和泉声吧。 (出示) 7、再美美地读一读。自由读。 8、配乐朗读。 9、过渡:是啊!在这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听到这悦耳的声音,谁不为之倾倒呢?所以作者忍不住循着钟声,到了半腰的庆云寺,并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入夜,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板书:用心品味 1、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声音? 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 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 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 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作者把它们比作了哪些声音?(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乐) 2、你听过这些琴声吗?(出示音乐声音及特点) 小提琴:轻柔 琵琶:清脆 大提琴:厚重回响 铜管乐:雄浑磅礴 (相机指导:试着读出轻柔的感觉,其它可学生自读) 3、照着一二两句的样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4、让我们闭上眼睛,和作者一起去用心聆听、辨识、品味。。。。。。 出示音乐,教师范读。 、泉声汇聚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大自然就是这交响曲的作者,泉声就是一个个跳动的美的音符。让我们通过朗读,深入到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第四自然段。 (配乐、分角色:教师引读开头,第一、二组女生读小提琴声,全体女生读琵琶声,第三、四组男生读大提琴声,全体读铜管乐声) 6小结: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那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折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咦,流连是什么意思? (舍不得离开。)为什么它要在花间流连呢? 7、再听音乐,想像一下它好像还像什么声音?它们在干什么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我们走进了泉的世界,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感受,于是体会到泉水的生命之美。作者谢大光在的最后他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一起读。 蒙胧中,那滋润着鼎湖万木,蕴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鼎湖听泉,我们用耳朵去听,我们更用心去听,于是我们便发现了与众不同的美。此时,老师只想借作者谢大光的一段话结束我们今天这次愉快的鼎湖之旅。(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不在高,有仙则名”,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