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打印
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高低:取决于(人口基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案例见P3页活动题]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8、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发达国家:①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②人口增长缓慢;③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因素;④今后变化趋势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⑤如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①自然增长率水平较高;②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③原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④今后变化趋势: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⑤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9、人口年龄金字塔,见地图册P6页 ,分析解释如下:
1)高—低—高模式: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出生率高,少年儿童比例高,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
低—低—低模式:由于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平均预期寿命较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年型人口结构。
2)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高—低—高模式:利: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利于经济的发展;弊: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低—低—低模式:利:此模式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有利于经济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往往随着人口的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弊: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问题。
1.2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1、人口容量与资源呈正相关,2、与科技呈正相关,3、与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负相关,4、与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5、与经济发达度呈正相关,6、与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