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被一群人铭记着鲁院时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理-被一群人铭记着鲁院时光

大理:被一群人铭记着鲁院时光一 多年来,我总是对大理情有独钟,那片与故乡一衣带水的土地,被我视为故土,与我的故乡一起热爱着。从故乡弥漫着艾草气息的土地出发,向南,过了金沙江,田畴相联,山景映衬着的,还是一片同样弥漫着艾草气息的水土,接纳我向着远方的漫游。出了大理,我才会突然想起来,应该向着故乡挥别。随着年龄渐长,许多次挥别故乡,就连同大理的那片山水和田园,也一起挥别到身后的暮色里去了。于是,我用我的文字去贴近大理,如同贴近我的故乡,我用我的笑容去亲近大理的文友,如同亲近我的亲人。大理的空气、田野、山影、灯火、街道和窗口,为我陈设了温暖的善意,既接纳了我为它呈现的文字,也接纳了我这样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以种种挥之不去的缘分,把我紧紧地拥进它的怀里。 多年来,我始终对鲁迅文学院心驰神往。二十年前,在我的老家那个小镇上长大的女作家海男只身远走北京,在那里完成了三年研究生班的学习,后来成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先锋女作家。因为她,我记住了这所神秘的“学校”。此后,随着我在文学的道路上走的时间越来越长,我突然间发觉,我那些天南海北的朋友们,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怀揣着一种激动,向着那座北方的城市涌去。他们带着沉重的行李和一颗为了文学而跳动的心,在公交车和地铁的站牌上众多的地名里寻找那一个以鲁迅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院。那些朋友去北京,待上一段时间,便又回到他们生活的城市和乡村,依旧与文字为伴,过着寻常的生活。但是,他们都把在北京,在鲁迅文学院的那段时光视为自己文学生命里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深深地怀念着。北京,鲁迅文学院,似乎隐藏了一个秘密,诱惑着太多的人。于是,我开始羡慕那些有幸向着北京,向着鲁迅文学院奔去的朋友们。机会还是来了:2011年7月,我在丽江的办公室里静静地写着公文,一个电话打破了我的沉默。省作协副秘书长胡性能兄在电话里说:“洪金,鲁迅文学院将在大理举办西南六省区市青年作家培训班,你能来吗?”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消息——鲁迅文学院把培训班办到我的家门口来了,我有什么理由错失这个难得的机会呢?我没来得及请示单位领导,马上在电话里满口答应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二 2011年,初秋,洱海的阳光,亲人的目光一样温暖地照射到我的身上,我仿佛是它的远房亲戚,从容而宁静地沐浴在波光和海风里,与一群从天南山北聚拢来的人们,厮守,履行我们对文学不离不弃的共同誓言。41个人,分别从四川、重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来到大理。他们,还有她们,也许没有像我一样跟大理有着特殊的情感,此前对大理也不甚了解,但是,当我们最后在洱海边挥别,车轮转动,有人不忍离去,有人暗自落泪,我目睹了大理在此刻用它的土地收藏了那些泪滴和怀念。后来我也离开了,时间被我们钞票一样花费了,朋友们四下散去。大理还在那里,海风吹走了我们的歌声,泥土埋藏了夜里宁静的梦。在那里也许我会忘记很多细节,就如我在洱海边留下的那些脚印,多年以后,我还会与洱海擦肩而过,迎着阳光回首往事,我肯定会想起2011年的初秋,我在那里,与一群热爱着文字的人们,居守,微笑,把生命里短短的21天留在洱海的波光里。 21天是一种宿命。这21天,在我们的生命里是极为短暂的,但它是我们生命里最鲜活的印记。这21天,在大理的时光里也是短暂的,但它开启了一群文学男女对它的深情厚意。这21天,在鲁迅文学院的教学日程上更是短暂的,但它宣示着一种教学模式的新探索。而我们这41位分别来自天府之国、巴渝古地、世界屋脊、彩云之南、乌江之畔、八桂之乡的文学痴情人,用自己每一分每一秒见证了这段时光。是的,开学的当天,25日中午,当我拥别妻子女儿,乘车抵达大理,兴冲冲地一脚踏进洱海东岸的大理逸龙滨海酒店,我多年来的梦想,在洱海的波光里睁开了眼睛,真真切切地呈现在我的呼吸里、视线中,呈现在我的话语里、睡梦中。在这个幽静的宾馆里,我刚刚把自己安顿在一个房间里,便看到了雷杰龙,我结识多年的文学兄弟,随后看到了我在怒江大峡谷工作的老乡马瑞玲、昭通作家群的青年才俊沈洋和朱镛、曾经在云南省第二届青创会的夜色里一起高唱怀旧歌曲的曲靖才子窦红宇、老成持重而温和善良的何鸟、谦逊文雅但文风犀利的李朝德、沉默寡言但佳作频出的徐兴正,加上姗姗来迟的哈尼族诗人泉溪……大多都汇聚到这里来了。这些学员,我们曾经在各种刊物上读过作品,在不同的场合多次相逢,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此次在洱海水畔,我们以文学的名义再次携手重逢,喜悦的心情如沐春风,如饮甘泉。25日下午,我们在逸龙滨海酒店一个小小的会议室里,41位学员互报家门,自我介绍,一个个在学员名册上的名字,变成了活生生的红尘男女。每一位学员,身后都有各自用自己的文字深爱着的一片土地,甚至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民族,比如哑木的躲雨屯,比如格桑玉珍的雪域高原,比如唐远志的壮乡南丹,比如郭金梅的绵阳羌乡,比如海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