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博物馆——手腕上的博物馆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doc

天珠博物馆——手腕上的博物馆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珠博物馆——手腕上的博物馆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03 文档

天珠博物馆 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馆 流动的博物馆 手腕上的博物馆 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的组建都需要一定面积的场地与一定数量的系列藏品以及相应的管理设施与人员,而一种名为天珠的宝石,因其润如玉的质地充满隐喻色彩的花纹,美丽的传说及神秘的功效成为了神秘藏文化的标志物品之一。这种宝石是源自3000—4000年前西藏史前时期藏先民采用一种含有火星陨石成分的玛瑙磨制而成的珠子,历史悠久、数量稀少、不可再生、不可复制。因其其体积只有拇指大小,纹理也仅有‘无睛’、‘长条’及‘有睛’三类,且有穿丝小孔可以将各种纹理的天珠穿成手串佩戴,所以一串天珠就是一个“天珠博物馆”,也是一个流动的随时可以欣赏的世界上最小的独一无二的博物馆。 天珠:一种含义火星陨石成分的玛瑙,“藏语发音“ZI”汉语译为“斯”或“瑟”,藏民称为“天降石”,在《藏汉大辞典》中译亚玛瑙,猫睛石,一种宝石,俗称九眼珠。宝石纹理有‘无睛’、‘长条’及‘有睛’三类,入药能治脑溢血”。 亚玛瑙 猫睛石 (一种含有火星陨石成分表面上留有高温后遗留的熔融痕迹、有着类似猫的眼睛在不同光线时产生不同变化纹饰的玛瑙) 有睛 (有着类似“眼”纹理的天珠,根据纹理不同又分“活眼”、“死眼”“佛眼”、“金刚眼”等等。在一颗珠子上同时有圆形和方形“眼”纹饰的天珠人们称为“天地天珠”,这类天珠极其罕见,在古代是公子王孙富商大贾屯积居奇的物品(黑色珠体上有着白色“条”形纹理的天珠,这些条形纹理环绕着天珠上数量、粗细不等,如同猫的眼睛在不同光线下变化的形态,最多一颗珠体上有九道条形纹饰又称“圆线珠”。中间有一条白色纹理的称为“白腰黑天珠白腰黑天珠白色腰间黑天珠,康区藏地之商珠,盈溢利丰之天珠,招集汉印诸财宝 无睛 (颜色、纹理变化丰富无规则,有的类似“虎纹”、“豹纹”、“莲花纹”、“木纹”“闪电纹”等各式各样的纹理类的天珠。在古代达官贵人之间可充当小额等值货币使用。是天珠系列中体积最小的天珠,多数为牙黄咖啡色呈半透明状,又称牙黄咖啡色系列或“水珠”。此类天珠透明——半透明状以及纹饰的多样似浮游生物,藏地传说是远古时期的浮游生物固化而成) 在公元18世纪藏药学家帝玛尔· 丹增彭者所著《晶珠本草》中描述天珠(瑟):“瑟治癫痫,镇痛。瑟新品很少,容易辨认。虎伏块状,有黑色花纹、黄色花纹、褐色花纹相杂,纹长,斑小。人工造的花纹扭曲,注意不要相混。真品虎伏块状,纹长九倍。用来擦眼,利眼病。用凉水泡一夜,水可止血痛;内服治癫痫病入血分;也可入内服药。涂在箭头上,镇邪。带在身上可预防癫痫。”。 虎伏块状(老虎伏在地上时身上皮毛局部的各种颜色与纹饰) (源自网络) 在古老的说唱史诗《格萨尔》中传颂天珠是源自3000—4000年前火星陨石撞击青藏高原玉髓玛瑙矿脉产生的高温将火星陨石成分熔入到玉髓玛瑙矿石中形成“天珠石”,当时居住在附近的藏先民目睹了这一奇观纷纷前去观看,拾到许多撞击后形成的美丽的小石头,便将这些石头磨成带有孔洞的小珠穿成串随身携带,并将这些石头称为“天降石”。 不久藏区发生瘟疫,拾到这些石头的部落居民幸免遇难,于是认为这些石头具有祛灾避邪的功效。随着原始宗教文化的发展“天降石”演变为文殊菩萨的前身「曼殊室利佛」撒下「天华」救渡遍地灾黎智尊金刚亥母悲悯藏人,在天上修法,降下法宝天珠,有缘得到者,一切病灾难厄运等皆能消除并转危为安。格萨尔王开启并埋藏天珠挖掘出时,「虫」便会宣称挖掘到「虫」穴,也就唐人盧求的《成都記》石笋之地,雨过必有小珠,或青黄如粟,亦有细孔,可以贯丝酉阳杂俎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或青黄如粟,亦有细孔,可以贯丝 在长寿天女的授记文中说:“过去,赤松德赞献于莲师之灌顶供物,莲师为了后代藏人之安乐,而将它埋藏起来,并需将之取出 ”,由此可见藏古先民自古有用天珠装藏于地的习俗。在意伏藏格萨尔王的传记中记载了格萨尔王开启并埋藏天珠伏藏时所发的誓愿:“愿天珠聚集于本尊和上师的手中,愿护法神守护天珠,直到有福德的弟子来临时再交付到此人手中。”经典方剂二十五味珍珠丸总结了前辈的研究基础上研制藏药七十味珍珠丸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对大昭寺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修葺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 (图片源自网络) 藏族传统节日妇女佩戴的蜜蜡饰品 (图片源自网络) 人造天珠 (人工造的花纹扭曲) (图片源自网络) 天珠 工艺饰品天珠 (图片源自网络) 蚀刻玛瑙珠 (图片源自网络) 2014年M4阿里曲踏墓地中出土珠一枚该墓地为距今1800年右的象雄时期天珠在实验室科学仪器的研究分析下得到的结论是:约四千年前,一颗巨大的火星陨石撞击在喜马拉雅山域,在飞奔的过程中受到大气气流的影响,喜马拉雅山含有十四种火星元素,特别是“镱”元素的磁场特别强烈以13伏特的磁波成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力量体使天珠有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