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象》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docVIP

《镜中象》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镜中象》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

张荣东新著《镜中象》首发式暨艺术与生命状态交流会专家发言摘要 时间:2011年5月26日 地点:与石问茶 主办:山东画报出版社 主持人:张宜 张宜(山东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画家):我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和第一个受益者,这次交流会是非官方、非体制的学术活动,大家可以任意就艺术状态的话题进行交流。 尹奎友(山东画报出版社社长):张荣东先生的《镜中象》在我们这里出版,我们感到很荣幸,关于本书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各位专家会有高论,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在对书的价值充分肯定的同时,把书本身从出版的角度,给我们提出意见,以便于我们在今后的出版工作中加以改进。 张荣东(镜中象作者):这本书是我的转型之作,我十年前进入美术界,以美术评论为主,美术评论在很多画家眼里是附属于绘画的存在,很多人认为美术理论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是为画家服务的,具有工具属性。这本书改变了我过去的表达方式,是在以杭州富阳一个古镇为核心的江南地带写成的,表达自己对艺术与自然的感受,是非常私人的表达,私人表达进入大家的视野,我觉得非常幸运,我也希望大家把我前行中的问题告知我,因为我有一种梦想,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这样一种表达。 于承惠(武术家、学者):我和荣东是忘年交,他是用自己的灵感、最佳的状态完成的这部著作,隐约有一种背包客的感觉。他这般年龄,这般阅历,能写出这样的书,确实令人非常高兴。语言非常美,有诗化的散文的感觉。唯一的感觉是把锋芒隐蔽了。 这本书在将来会愈加显示出它的分量,荣东回避了东西方的生硬比较,而且天衣无缝,他把很多东西沉淀下来,过滤,结晶,很辛苦,但表达又很随性,且有内在的严密逻辑。达到这个程度时候东西就非常有分量了,这个翻译好了西方人一定也会喜欢。 荣东用诗化的散文形式,是一种纯粹东方的语言,但又包涵了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最终在自然中得到融合,能有这样的逻辑结构,是非常不容易的。 张志民:(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山东美协主席,山东文联副主席):面对这本书我很高兴,因为这是我们学院的作者写的,我也感谢山东画报社对我们的学者的栽培、帮助。很多年前我就对荣东的思维方法、对艺术的执著很感兴趣。我一直认为,不管是画画的,还是搞政治的,首先在于一个执著。我接触过一些佛教界的朋友,他们认为不要执著。但是我想可以把我们的爱好作为一生的追求,作为一种宗教的信仰,大自然本身就是宗教。我们可以对其他方面不执著,但对学术要有一种宗教的虔诚和敬畏,对自己的艺术追求执著,这也是一种神圣的、宗教的境界。 荣东这个年龄,他对于学术的这种敢于创新,刻苦钻研,这是我对他的一个看法。作为学院的科研人员,是要拿出科研成果的,但是不是那种为了评职称,功利的垃圾成果,应该有发自内心的、有感而发的表达。 艺术是相通的,人生的许多事情也都是和艺术相通的,彼此融合境界就比较高了。但是艺术创作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学养,要读书,找到自己的文脉,研究传统经典的东西,要对经典守护、传承、发展、创新;一个是对生活的感受,对生活、大自然、对社会的责任,要行万里路,没有对生活的感受,画画、写作都不会好。这个荣东做得也很好。 首先这本书出得很好,这要感谢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同志们,画报社出的《老照片》我每期都收藏,那些黑白的影像不仅是历史的资料,有些对我的山水画创作都有帮助,那种旧的感觉,我甚至从中体会到笔墨的包浆,青铜器和古玉的浸渍,能帮助我跨越时代,找到前人面对大自然的情态。 再一个是作者和张宜合作得好,包括张宜的书法,加上中国画、西画、自己拍摄的照片,这个让人感觉既有文脉,又有对生活的感悟,对经典的梳理,这个感觉很好。 这本书不是单纯的评论,是在写自己的感受,角度也是多方位的。 还要给荣东提一个希望,我感觉现在批评太少,真正的批评家太少了。荣东是一个很有血气的人,也不拘小节,不作秀,要挺直腰杆,像战士一样,敢说真话。 刘牧(画家,“0”画派创始人):今天特意从北京赶来参加荣东的这个活动,事实上很早我就知道这本书要产生,对这本书也充满期待。荣东在写这本书时有个想法,就是希望完成在路上。他选择了龙门古镇,在油菜花开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行程,我对他的这种想法非常赞成,我也专门到龙门去看看,一起聊天。无论从做人,以至追求艺术,为文为画,我们的很多看法都非常一致。 荣东从外在看,好像有点粗线条,也很性情,但他内心非常细腻,是一个充满了诗性的人,他读书也多,所以我认为他有写这本书并把这本书写好的素质。 荣东写了一本非常有意味的书,一本非常有趣味的书,一本非常别致的书。 荣东实际上做了两个颠覆。荣东刚才也说了,有人认为文艺评论是附属性的,比如批评画,它是附属于画,批评文学,是附属于文学的,荣东不同意这种观点,所以做了一番颠覆。我很赞成这种颠覆,文艺批评有批评的一面,也有建构的一面,有建设的一面。我非常主张把你定位为作家,这本书是荣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