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教学的起点
学习:教学的起点与终点——新课程教学思辨 王鹏伟 wangpengwei@126.com 吉林省教育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 所长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副理事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课标教材 编者 背景: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教育和文化的终极目标”的观点,以及“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我国新课程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2001)教学观上,强调由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教学行为上,由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 摘要: 提出“学习:教学的起点与终点”的观点。主张教学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回归教育本原。问题包括: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研究性学习:是独立课程,还是学习方式?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教教材”,还是“利用教材教”?“教材之外的课程”与“课堂之外的学习”等。这些问题涉及教学与学习的关系、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与课程生成,教材解读与教学实施,文本课程与体验课程。 问题1: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 的教学? “为什么而教”?这个命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管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学”。 问题的实质在于:是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这个问题远没有解决。 【案例1】 原文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寂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目光/她飘过/像梦一样的凄婉的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在雨里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戴望舒) 教学设计 ①导语(关于“丁香与爱情”)——引入情 ②??介绍作者(幻灯片)——由学生朗读。 ③听课文的配乐朗诵。 ④讨论诗中的姑娘是怎样一个形象。 ⑤归纳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意象美、 意境美——总结阅读诗歌的规律。 观点: 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方向相反的思路。 建构主义者冯·格拉斯菲尔德认为:一旦教师抛弃知识是可以转移给学生的“物品”的观点,就必然会尽力去发现孩子头脑里到底在想什么。只有在作出许多假设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设计途径和方法去引导或修正学生的思维。 问题2:研究性学习:是独立课程,还是学习方式?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是以“接受性学习”为对立前提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习方式转变为标志的。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应该在学科教学中普遍采用。 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观点: 课程应该是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的系统--生成系统--转换 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本身 课程的实践者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案例】阅读:《物种起源》导言 作文:沙尘暴 天鹅之死 专题:蓝鲸 中美文化之比较 姓氏 观点: 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标志的。 在学科领域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如此,研究性学习就完成了使命。 【案例2】鲁迅《灯下漫笔》教学: 鲁迅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引申出对中国历史的批判:中国历史不过是两种时代的交替:“一、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授课时,学生很快抓住了这个要点。接下来教师便大谈鲁迅的历史观,出示了鲁迅谈论历史的几则资料,最后提供了十几篇文章做为参考文献。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一脸茫然。 后来这位教师在另一个班级授课时,改变了教学设计,先由学生提出疑问,共有16个,然后由学生自行归纳讨论,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观点: 建构主义课程论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做科学,而不是学科学。 建构主义者甚至提出了一个极端的说法:“基础学科教师不需要过多的科学知识,就能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