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腾讯是如何做大的?.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腾讯是如何做大的?   中国互联网史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奇迹的缔造过程,腾讯肯定不是最后一个。我们没法去硅谷、以色列,以及任何一个其他的地方发掘出可以让中国创新者予以借鉴的经验,同样也没法用既有的定势思维来预判中国巨头们的前景。   一   刚刚查了一下腾讯股票,截至2017年3月15日午时,这家巨无霸的网络公司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0357亿港币的市值。   记得在我大学还未毕业的2008年,就曾经为一家叫做《财经观察》的杂志撰写腾讯的稿件,事实上,在十年前,编辑就已经把文章的标题里用上了“帝国”的字眼。   从最初依附中国移动的梦网计划起家,逐渐找到了自身的商业模式也利润来源,然后成长为一家生态特征明显的世界网络巨头。记得当时我关注的,就是腾讯的财报,它是如何赚钱的,记得非常清晰的是,腾讯在当时的利润已经比网易、搜狐和新浪三家门户网站的利润之和还要多。到了今天,他们利润之间的差距仍在放大。   吴晓波的《腾讯传》,也是以一个财经记者和观察家的角度,叙述和评论腾讯的非典型式的野蛮生长。作为《激荡三十年》的作者,吴晓波在企业史和企业编年史的创作,一直是颇有心得的,他的类型化著作也一直深受读者欢迎。   总体来说,几十万字的篇幅并不能全面地将腾讯发展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一方面,腾讯并不是一家重视自己历史的企业,在蒙眼狂奔的网络聚变时代,实际上也没有哪家公司从一开始就能够预知自己未来的成长路径。而且,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曾经濒临过生与死的抉择时刻。   另一方面,一个拥有十数万人的企业,其业务的纷繁结构,人才、战略的独特性与差异化,亦无法用数目字罗列的方式予以详细叙述。   尽管如此,吴晓波的这本《腾讯传》仍然是一本截至目前可读价值最高的有关腾讯的专著。   二   今天这些屈指可数的巨头网络公司,大多经历过互联网泡沫、资金链断裂、模式质疑这些足以牵一发动全身的危机。在互联网创业的大潮中,能够存活且成长得不错的,都有其内在的基因与逻辑。像腾讯这种富可敌国、受众覆盖几无死角,嵌入了大多数人生活方式的公司就更是如此。   吴晓波还概括了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七种武器,分别是产品极简主义、用户驱动战略、内部赛马机制、试错迭代策略、生态养成模式、资本整合能力和专注创业初心。笼统而言,这种比较全面的总结,基本上也囊括了一家科技公司所包含的方方面面。产品、用户、创新、战略,这些普适性颇强的中性词,用在腾讯这样级别与成绩的公司上,当然有着不一样的意味。   也正因如此,今天来回看腾讯发展壮大的历程,才更有了让人唏嘘的空间。   吴晓波说他在调研和创作的过程中,一直被三个问题所缠绕:   ――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的互联网公司,成为当今中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   ――为什么腾讯曾经遭遇空前的质疑,它所面临的模仿而不创新、封闭而不开放的指控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有什么异同?   上述三个问题的提出,事实上也就明确了本文的标题《腾讯是如何做大的?》关键所在。当然,吴晓波的“三问”,放在任何一家中国特色明显的互联网公司身上都很适用,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王者,还是滴滴出行、小米科技等新锐领袖,其成长的因子都在这三问之中。   简述腾讯的成长逻辑,无非就是如何黏住用户的过程。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成长历史也早就验证了,商业模式不是始而有之,而是在用户的不断累积中不断发掘的。   腾讯成长的网络环境,还不时兴“忽略当下的利益而描绘未来的前景”,所以腾讯因为资金链断裂而从朋友处融资时,后者拒绝接受腾讯的股票。   吴晓波,这种逆向巡航及精准定位,也是大多数成功公司在思忖自己如何成功的时候所采用的一般方法。当然,这也是无法证实和无法证伪的问题。因为最伟大的史家,也无法表明“如果不那样做就会怎样”的难题,因为他们只知道已知的因果。   在门户风行的时代,腾讯只能算是网络公司中的“二线”,中国网络的中坚力量,彼时是新浪、搜狐和网易。   在游戏兴起的时候,腾讯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追随者,朱骏的九城、陈天桥的盛大,哪一个都不是当时腾讯所能比拟。   在腾讯十几年的发展中,也并非没有遭遇过危机。外在因素上,有电信运营商甩开腾讯独立发展和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即时通讯产品对其进行夹击;内在因素,更有创始人之间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争议与分野。但最后,腾讯仍然脱颖而出,最终杀出了一条血路。   任何一家公司的量变聚变,都有着太多必然与偶然因素的叠加使然。阿里巴巴的金字塔上,有着软银孙正义和美国雅虎的传说,同样,当腾讯拥有几百万用户时,它还没有找到赚钱之道。如果不是创投机构IDG和李泽楷的电讯盈科,腾讯今天已不知已经沦落到何种程度。   三   一个QQ新闻弹窗的出现,就直接让腾讯在门户争霸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