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专业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南大学专业版

课程设计题目抗菌肽的合成方法与生物活性综述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制药工程班级1204学生唐红东学号20122721188/填写日期: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杭州办证抗菌肽的合成方法和生物活性综述唐红东(济南大学医学和生命科学学院 250200)摘要:抗菌肽最早是指昆虫体内经过诱导而产生的一种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分子量通常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这一类型活性多肽大多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和广谱抗菌等特点,更因其具有包括抗细菌、真菌、病毒、原虫、癌细胞等多种生物在内的活性,且很难产生抗药性,所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概述了抗菌肽的分类、结构特征、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抗菌肽生物合成的方法、应用,指抗菌肽研究和应用中的存在问题。关键词:抗菌肽;人工合成;生物合成;生物活性Summary:It refers to a first antimicrobial peptides insects have been induced to produce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 polypeptide material, a molecular weight of usually about 2000 to 7000, of 20 to 60 amino acid residues. This type of active peptides most highly alkaline, thermal stability and broad-spectrum anti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including anti-bacteria, fungi, viruses, protozoa, cancer cells and other biological activity, including, and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resistance, so very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structural features, biological activity,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method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biosynthesis, application, it refers to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problem.Keyword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synthetic; biosynthesis; biological activity第一章抗菌肽的来源和作用机制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 ABP)是一类由生物机体免疫防御系统产生,用以对抗外源性病原体的多肽类活性物质,广泛地存在于包括昆虫、动植物以及人体内,同时具有抵御外界微生物侵害、消除体内突变细胞能力的一种小分子多肽。目前已经有多达五百多种抗菌肽被分离和鉴定,部分已可以人工合成。抗菌肽可大致分成四类:杀菌肽类、富含脯氨酸残基的蛙皮素、富含甘氨酸残基的蜂毒素、富含肌氨酸残基的防御素。这些抗菌肽除了具有广谱抗菌能力外,还有高效专一的抗真菌和抗病毒、抗肿瘤能力。因此,这种抗菌肽类物质在现代医药、农业、以及生物技术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人工合成抗菌肽则更显得意义重大。1 抗菌肽起源及分类1.1 抗菌肽的发现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是在1974年由瑞典的科学家Boman等,通过向眉纹天蚕蛾(Samia cyhthia)蛹注射大肠埃希菌后,在血淋巴细胞中发现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类物质,随后在古比天蚕(Hyalophra cecropia)蛹中同样发现了类似的抗菌活性物质,这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于1981年被正式命名为抗菌肽(cecropin)。1.2 抗菌肽的来源1.2.1 昆虫抗菌肽昆虫抗菌肽是最先从美洲天蚕的蛹中分离到的抗菌多肽,命名为天蚕素或者杀菌肽。此后,人们相继从家蚕、柞蚕、果蝇、麻蝇中也分离到了此类多肽抗生素。杀菌肽类对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阴性菌都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但对真菌和真核细胞并没有毒性。目前,杀菌肽类已能被人工合成并已商品化。1.2.2 蛙类抗菌肽蛙皮肤上有许多腺体,能产生很多种类的生物活性肽。蛙皮素首先在非洲爪蟾中发现,含有21-27个氨基酸的一种碱性无半肌氨酸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