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分子
微观世界中状态量子化的另一证据是原子的线状光谱. 早在1884年,Balmer已将当时已知的可见区14条氢谱线总结成经验公式(后被J.R.Rydberg表示成如下的波数形式),并正确地推断该式可推广之(式中n1、n2均为正整数): 20世纪初,F.Paschen(1908年)、F.S.Brackett (1922年) 、H.A.Pfund (1924年)等在红外区, Lyman (1916年)在远紫外区发现的几组谱线,都可用下列一般公式表示: 原子光谱是原子结构的信使. 那么, 在此之前, 人们对原子结构认识如何呢? 1903年,J.J.汤姆逊提出“葡萄布丁”原子模型. 1911年,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但问题是: 原子是一个电力系统, 电子如果像行星绕太阳那样绕核运转, 就会在这种加速运动中发射电磁波而损失能量, 从而沿螺旋线坠落到核上并发射连续光谱, 与原子稳定性和光谱分立性相矛盾: 1913年, Bohr提出一个新模型: 原子中的电子在确定的分立轨道上运行时并不辐射能量; 只有在分立轨道之间跃迁时才有不连续的能量辐射; 分立轨道由“轨道角动量量子化”条件确定: m、v、r分别是电子的质量、线速度和轨道半径,n是一系列正整数. 由此解释了氢原子的不连续线状光谱. 1922年, Bohr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与氢光谱 Bohr模型对于单电子原子在多方面应用得很有成效,对碱金属原子也近似适用. 但它竟不能解释 He 原子的光谱,更不必说较复杂的原子;也不能计算谱线强度。 后来,Bohr模型又被A.Sommerfeld等人进一步改进,增加了椭圆轨道和轨道平面取向量子化(即空间量子化)。 1.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L.V.de Broglie(德布罗意)认为辐射的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 )同样适用于物质. 波以某种方式伴随电子和其他粒子, 正如波伴随着光子一样. 这就是说, 一度被视为波的光已被证明也有粒子性, 现在需要“反过来”把一直认为是实物粒子的电子等物质, 也看作是波. de Broglie关系式为: ν= E / h λ= h / p 2. 不确定原理 1927年, W. K. Heisenberg提出了微观领 域的不确定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 有这样一些成对的可测量, 要同时测定它 们的任意精确值是不可能的. 其中一个量被测 得越精确, 其共轭量就变得越不确定. de Broglie波的存在虽然已被证实, 但还缺少一个描述它存在于时空中的波动方程. 1926年, E.Schr?dinger创立波动力学,其核心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Schr?dinger方程,包括下列定态方程和与时间有关的方程, 有时笼统地称为波动方程. 这不是简单的代数方程,而是微分方程。 离子键—由原子间发生电子的转移,形成正负离子,并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型化合物—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e除外)的卤化物是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 (2)离子键没有方向性 由于分子之间引力很弱,只要供给较少的能量,晶体就会被破坏,所以分子晶体的硬度较小,熔点也较低,挥发性大,在常温下以气体或液体存在。即使在常温下呈固态的,其挥发性大,蒸气压高,常具有升华性,如碘(I2)、萘(C10H8)等。分子晶体结点上是电中性分子,故固态和熔融态时都不导电,它们都是性能较好的绝缘材料,尤其键能大的非极性分子如SF6等是工业上极好的气体绝缘材料。 ?X =0,非极性键 ? =0, 非极性分子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一致 ?X?0,极性键 ? ?0, 极性分子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一致 (3) 同核原子组成的双(多)原子分子 (H2,Cl2,S8) (4) 异核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 (HCl) 不对称结构的H2O:键有极性,分子有极性。 对称结构CCl4,CS2,CH4:键有极性,分子无极性。 (5) 异核多原子分子 键一定有极性,但分子是否有极性取决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对称性。 诱导偶极用 ? μ 表示, 其强度大小和电场强度成正比,也和 分子的变形性成正比。 所谓分子的变形性,即分子的正负电重心的可分程度,分子体积越大,电子越多,变形性越大。 3 诱导偶极和瞬间偶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