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级经济与社会治理发展并进的村治模式探索北管村地处嘉定区马陆镇东南部,区域面积2.65平方公里,与宝山区相邻,与南翔镇交界,浏翔公路、宝安公路两条主要交通干道贯穿其中。在北管村的管辖区域范围内,现有自然村组 11个,村民650户,户籍人口2450人,外来人口1.2万余人。交通闭塞的北管村曾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烂河泥底板”的经济贫困村,1986年,沈彪成为北管村村支书,从此,北管开始走上一条艰难的发家致富、招商引资之路。通过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吸引本村在外工作的“能人”回家兴办企业,“筑巢引凤”引进大批外资企业,北管村先后有了“蕰藻浜工业园区”、“温州工业小区”,经济实力与日俱增。企业的落户,吸引了大批劳动力,2004-2005年间,北管村外来人员达到最高峰为1.5万人,一路飙升的外来人口给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房租收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时间,乱设摊、乱停车、乱倒垃圾渣土,无证无照经营、占道跨门经营、村宅偷盗抢劫等行为时有发生,村级治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北管村面临的难题从发展难,变成了治理难,北管村开始探索村级经济与社会治理发展并进的村治模式。一、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稳定村级经济实力北管村牢牢把握“与时俱进,坚持发展,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实现村级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多项指标稳中有升2014年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17.68亿元,完成收税7530万元,2014年度村级资产总收入2371.82万元,可支配收入1986.38万元,全年总支出1791.22万元。管理费用支出669.03 万元(工资及补贴452.23 万元);村民土地补偿支出131.93万元;联防经费支出31万元;文教、卫生支出 12.03万元;创建支出 466.75 万元;福利支出 59.28 万元等。全年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5.92% ,总支出减少1.73%,年度收支结余580.60万元。(二)主动服务驻地企业,加强双方交流互动近十年,在嘉定新城发展规划不涉及北管村的大背景下,在社会投资渠道收窄,村务治理支出递增的现实情况下,北管村始终坚持深化企业服务,稳定企业流动,加大民生福利支出,确保村级资产稳中有增。同时,进一步深化企业党建工作,通过企业QQ群,第一时间听取企业呼声,及时解决企业难题,帮助辖区企业通过环评检测,调解企业纠纷,协助办理上海市居住证,并针对企业员工举办各类公益讲座。(三)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配合开展土地减量化工作按照市区两级关于集中建设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化的工作要求,北管村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充分认识到规划引领转型、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从而倒逼城市发展转型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于年初开始启动减量化工作,通过落实责任、宣传发动,针对减量企业上门走访,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仅2014年全年已完成70亩的减量化任务。二、以社会治理为突破,提升村域风貌形象在经济实力稳定增长的同时,北管村结合村域发展现状,不断摸索符合本村村域自治的社会治理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管理中心、会议培训中心、老年健康服务中心、物业保障中心等“四个中心”为抓手,村民组长队伍、联勤队伍、志愿者队伍、新村民管委会等“六支队伍”为基础的综合社会治理平台。(一)打造平台夯实基础,构建四个中心1、服务管理中心服务管理中心是北管村最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窗口,由联勤指挥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组成。北管村2005年建立警务站,招收了一批以退伍军人为主的人员充实联防队伍,对村里的不良现象起到了一定的打击作用,但对一些顽固的“牛皮癣”却无法根治,有时一个小小的违法问题会牵涉到城管、交警、工商等多个执法部门,不仅执法成本高,协调时间长,而且后续管理效果差,容易出现反复。2011年,北管村决定建立起一套常态化、长效化、高效便捷的社区管理联合执法新机制,即村级小联勤模式,解决以往执勤管理力度分散、执法权限交叉不清、执法效率效能低下的问题。作为嘉定新城(马陆镇)第一个村级小联勤平台的联勤指挥中心,划定了“三分钟”响应圈,确保村域问题“即发现、即处置”,为北管村民构建起一道有效的安全屏障。在全村主要道路、菜场、商业街、外居、村组出入口配置视频监控设备,全村已覆盖100余个摄像头,清晰可视范围为300米,联勤监控室内工作人员24小时实时监控,发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运用“城管通”对讲设备与附近的联勤队员进行联系处置。随着在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到北管村工作、生活,试图融入这座小小的村落,租房、办证、咨询……大量的需求催生出一个为新村民群体服务的窗口——社区服务中心。这是一个集新村民办证、房屋租赁协议签订、计划生育政策解读、司法调解、劳动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窗口,在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墙上,展示了村域人口分布总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