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业得现状和发展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作物栽培业的现状和发展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作物栽培学的理论成就 第三节 我国作物栽培技术的成就和 发展趋势 第四节 我国种植业的分区 第五节 我国作物生产的现状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我国从事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学成果推测,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在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开始的历代古农书对我国古代农业中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抗逆栽培、因时因地因种制宜等农学思想都有详细的记载,有的思想至今都有指导价值。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 春秋战国(前770),《吕氏春秋》 西汉(前1世纪),《氾胜之书》 后魏(6世纪),《齐民要术》 南宋(12世纪),《陈旉农书》 13世纪,《农桑辑要》 明,《农政全书》 清(18世纪),《授时通考》等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 从民国时期开始,我国开始有《作物学》课程,其内容涉及现代农业的各个学科。 1949年以后,适应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学科分工的需要,《作物学》逐渐分化,产生了独立的作物栽培学。 1950’s末期,我国出版了第一部《作物栽培学》。 此后,国家和各地区根据作物生产的发展和当地特点,陆续出版了不同类型的作物栽培学教材和教科书。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 1980’s末期到1990’s中期,我国由农业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分工出版了一套大型的《中国主要农作物栽培学》丛书。目前又在酝酿出第二套丛书。 1980年以后,北方高等农业院校一般以山东农学院主编的《作物栽培学》(北方本)为主要教材。 及至1989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杨守仁、郑丕尧主编的《作物栽培学概论》,1995年出版王树安主编的《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这2本书是1990’s到21世纪初北方农业院校农学专业本科生应用的权威教材。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 2003年4月,于振文主编的新版面向21世纪教材 《作物栽培学》(北方本)出版,目前正处于1995年版与2003年版教材的转换之中。 沈阳农业大学董钻主编出版了《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二版教材。 河北省在1980’s末期到1990’s中期出版了一套《河北省主要农作物栽培》丛书,除小麦以外已基本出齐。 第二节 我国作物栽培学的理论成就 在作物栽培科学的理论方面,我国学者具有独到的建树。 研究明确了作物产量形成过程中产量构成因素与器官建成的关系,器官同伸规律及其调节控制原理; 把作物群体作为一个完整的光合物质生产体系,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出了作物群体合理动态结构的新概念; 第二节 我国作物栽培学的理论成就 研究了各种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包括经济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过程),作物对养分、水分的需要及吸收利用规律。 近年开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从源库平衡、养分平衡、器官平衡、激素平衡等方面探讨了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抗逆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我国作物栽培技术的 成就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作物栽培的技术成就 二、我国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作物栽培的技术成就 在1950-60’s, 围绕种植制度改革,研究了与多熟制配套的作物栽培技术,推广育苗移栽技术; 明确各种作物在不同地区、不同肥力水平、不同品种的合理密植范围及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 针对作物生产上的主要自然灾害如旱害、病虫草害、低温冷害、洼涝渍害、小麦霜冻、水稻烂秧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了作物大面积稳产高产。 一、我国作物栽培的技术成就 1970’s末期以后,我国的作物栽培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规范化、模式化栽培技术得到推广;如我校参与的: 河北省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河北省玉米模式化栽培技术(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研:棉花亩产皮棉百公斤栽培技术体系 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大面积应用; 一、我国作物栽培的技术成就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并已建立了几种作物的化控栽培工程技术体系; 多种作物叶龄模式建立,与其配套的器官促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在中低产地区研究推广了作物抗逆综合技术体系;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提出了高产更高产的技术途径与技术体系; 免耕与地膜覆盖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大面积应用。 一、我国作物栽培的技术成就 1990’s以来,以优质、高产、高效、无害化生产相结合为目的的及综合利用周年自然资源的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正在广泛进行。 河北省代表性成果: 小麦-玉米一体化超高产技术体系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 河北省小麦、玉米光合生产潜力及高光效技术体系 ,2004 专用强筋小麦的品质形成规律及其调控技术 ,2004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次函数图象得顶点在原点O.doc
- 了解工艺得程序及内容.ppt
- 二次函数得图像和性质 增减性和最值(湘教版).pptx
- 二次函数中得面积计算问题-.ppt
- 二次函数得图象性质应用结题报告.doc
- 二极管得结构符号和特性.ppt
- 二次函数中a、b、c得符号.ppt
- 二极体得物理性质及特性.ppt
- 二次函数得符号得问题 浙教版.ppt
- 二氧化硅得光明1.doc
- 2025年连锁药店行业连锁化发展模式与数字化营销策略研究.docx
- 储能系统与风光发电协同调度在新能源并网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策略.docx
- 储能电站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创新与风险控制报告.docx
- 储能系统与风光发电协同调度在新能源产业政策下的市场分析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环保处理废弃物处理技术政策研究报告.docx
- 精品解析:2025年河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原卷版).pdf
- 储能系统与风光发电协同调度在新能源消纳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ocx
- 2025年餐饮业老字号品牌在智慧餐饮发展中的机遇研究报告.docx
- 储能电站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创新与2025年能源政策影响.docx
- 储能电站电力市场交易2025年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凝抗栓策略.ppt VIP
- 副高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docx
-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课程.ppt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中级其他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电气安全)模拟试卷3.pdf VIP
- VDI2230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系统计算中文版.pdf VIP
- 汉威KB500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pdf
- 2024-2030全球摩托车和机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全面式蓝牙摩托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神木市东安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整合项目(0.60Mt_a)(重大变动)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高清版)DB11∕T 1702-2019 生活饮用水样品采集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