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节(陇东学院)
2.5.1.4 建筑造型(美观大方) 在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时,应考虑建筑的造型要求,注意对建筑造型和立面处理效果的影响。 2.5.2 平面组合形式 平面组合就是根据使用功能特点及交通路 线的组织,将不同的房间组合起来。这些 平面组合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2.5.2.1 走道式组合:以走道(廊)的一侧或两侧并列布置房间的组合方式,各房间门直接开向走道,通过走道相互联系。能很好地满足各个房间单独使用要求。 优点:各房间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通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 适用于单个房间面积不大,同类房间多次重复的平面组合。 2.5.2.1 走道式组合: 走道式组合按走道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单外廊、双外廊、单内廊、双内廊、内外廊混合式等。如图2-44、45。 单内廊式:走廊两侧布置房间,平面紧凑,走廊所占面积小,房间进深大,节约用地,但有一侧房间朝向差。 单外廊式:走廊一侧布置房间。房间朝向好,采光通风好。但房屋的进深较浅,交通面积大,占地多。 图2-44 走廊式平面组合 图2-45 内外廊混合式 2.5.2.2 套间式组合 房间之间用穿套的方式组合,房间之间联系最为简捷,房间的交通联系面积和房间的使用面积结合起来,通常是在房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使用房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下形成的组合方式。如展览馆、公共浴室等。如图2-46。 套间式组合按其空间序列的不同又可分为:串联式和放射式两种。串联式是按一定的顺序关系将房间连接起来,放射式是将各房间围绕交通枢纽呈放射状布置。 例如展览馆车站浴室住宅图2-46 图2-46 套间式平面组合 2.5.2.3 大厅式组合 是在人流集中、厅内具有一定活动特点并需要较大的空间时形成的组合方式。所以大厅式组合是以公共活动的大厅为主,穿插布置辅助房间。 这种组合的特点:主体房间使用人数多,面积大、层高大,辅助房间与大厅相比,尺寸相差悬殊,常布置大厅周围并与主体房间保持一定的联系。例如剧院,会场,体育馆。如图2-47。 图2-47 大厅式平面组合 2.5.2.4 单元式组合 将关系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称为单元,将一种或多种单元按地形和环境情况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重复组合起来成为一幢建筑,这种组合方式称为单元式组合。如图2-48、49。 优点:能提高建筑标准化,节省设计工作量,简化施工,布局灵活,能适应不同地形,形成不同组合形式。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置紧凑,单元与单元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广泛用于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如住宅、学校、医院等。 图2-48 单元式学校教学楼的平面组合、组团式组合 图2-49 单元式平面组合 2.5.2.5 混合式组合 以上前(3)种中一种为主,兼有其他两种或一种。 例如有的办公楼,医院,教学楼。 2.5.3 建筑平面组合与总平面的关系 首先应该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因为,总体规划是全局性、整体性问题。总体规划对用地范围、建筑类型、层数、标准等都有明确的要求; 其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对平面组合的影响: 2.5.3.1功能分区的基地环境 进行总平面功能分析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2.5.3 建筑平面组合与总平面的关系 ⑴、各区之间相互联系的要求; ⑵、各区相互独立与分隔的要求; ⑶、室内用房与室外场地的关系。 2.5.3.2 朝向 建筑物的朝向主要是考虑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主导风向、建筑使用要求及地形条件等综合的因素。 日照 ---高度角与方位角 冬暖夏凉 2.5.3 建筑平面组合与总平面的关系 2.5.3.3 间距 建拟建房屋和周围房屋之间的距离,应考虑下列因素: ◣日照、通风等卫生要求 ◣防火安全要求 ◣房屋的室外使用要求(道路、绿化) ◣防噪声和视线干扰要求 ◣地形利用 ◣建筑空间处理 ◣施工条件 ★日照间距的定义及计算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也就是为了保证房间有一定的日照时数,建筑物彼此互不遮挡所必须具备的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能照到底层窗台高度为设计依据,借以控制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正午12点太阳的高度角,作为确定房屋日照间距的依据。图2-50。 L= H /tgαH—为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度 L—房屋间距 图2-50 日照和建筑物的间距 ★日照间距的定义及计算 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间距约为1.0H-1.7H。愈往南,日照间距愈小,愈往北,则愈大。 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节 地质构造.ppt
- 第二章节 基本操作与输入法.ppt
- 第二章节 室内界面处理.ppt
- 第二章节 光电检测技术基础10.ppt
- 第二章节 地基与基础工程(预制).ppt
- 第二章节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主体 - 山东英才学院.ppt
- 第二章节 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ppt
- 第二章节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主体 - 山东英才学院_18774.ppt
- 第二章节 地基与基础.ppt
- 第二章节 城市规划思想.ppt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