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节+2-3地下工程-应力变形破坏.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节2-3地下工程-应力变形破坏

第四章 地下工程 4.2 围岩应力分布 岩体中天然应力 围岩中重分布应力 弹性状态 --围岩范围 --天然应力比λ值 出现塑性变形圈的 重分布应力 第2节 地下建筑围岩应力分布 第四章 地下工程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围岩应力分布 第3节 围岩变形破坏 第4节 围岩分类 第5节 围岩压力 第6节 围岩稳定性评价 第7节 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 第3节 围岩变形破坏 破坏形式--围岩变形、失稳破坏受岩体结构控制,大致可分为: 脆性破裂:整体结构或块状结构—岩爆 块体运动:块状结构岩体 弯曲折断破坏:层状结构,尤其是有软弱夹层的互层岩体 松动解脱:碎裂结构岩体 塑性变形和剪切破坏:散体结构或碎裂结构 隧道偏压 作业题: 地下建筑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其核心问题是什么? 洞周围岩应力重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围岩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参数λ的意义? 围岩变形破坏的几种主要形式是什么? 什么是岩爆?发生条件及预防措施? 京西煤矿某巷道底围鼓胀示意图 a-底围鼓胀; b-侧围突出与底围鼓胀 底围隆鼓 1944年3月 1944年6月 围岩缩径示意图 沿碎裂岩体 沿断层带 遇断层破碎带塌方 岩爆示意图 下游壁圆形岩爆坑,剪张性破裂面 下游壁岩爆的弯曲折断现象 破裂面呈阶梯状、弧形 锦屏二级电站岩爆特征 岩堆蠕动造成偏压及处理措施 高场山隧道衬砌变形情况 (滑坡体推挤引起变形) 沿软弱岩层滑动造成偏压及衬砌形式 * * * * 4.2 围岩应力分布 围岩应力可分为: 开挖前天然应力 开挖后重分布应力 支衬后调整应力 一、岩体中天然应力 开挖前应力为初始应力→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一、岩体中天然应力 开挖前应力为初始应力。→ 一般情况: 构造应力强的地区: 自重应力 自重应力(垂向): 构造应力(水平向): 构造应力 岩土工程勘察 第三章地下建筑工程勘察 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称围岩。 开挖洞室,应力平衡被打破,围岩向洞内松胀位移,引起一定范围内应力调整,使天然应力大小、方向和性质改变,达到新的平衡。 二、围岩中重分布应力 地下建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围岩稳定性。 ⑴圆形洞室—围岩中一点的重分布应力 (按平面问题考虑) σr --径向应力 σθ --环向应力 τrθ --剪应力 θ -极角 r -- 极距 R0 --洞径 1、开挖后围岩保持弹性状态的重分布应力 (4-1) 圆形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示意图 岩土工程勘察 第三章地下建筑工程勘察 说明:天然应力状态时, σθ :最大主应力; σr:最小主应力。 随r值增, σr增大, σθ减小 令 r=R0 有 即仅有σθ作用(单向状态) ,则洞壁上应力为: 当 λ=1 即: 时,有: 即6倍洞径范围内岩体为围岩。 当 r=6R0 , (天然应力状态) (4-2) 随r值增, σr增大, σθ减小 圆形洞室周边应力分布图 6倍洞径范围内岩体为围岩。 围岩破坏自洞壁始,向内(深部)发展。 应力重分布特征: 环向应力增或减,并出现拉应力; 产生分异现象,径向应力趋于零; 洞周应力差最大(拉应力集中)。 洞顶底出现拉应力; 洞壁围岩内σθ全为压应力 洞室侧壁出现拉应力,洞顶底出现较高压应力集中。 取不同的λ值,洞壁应力状态不同。 14σv -2σv 5 11σv -σv 4 8σv 0 3 5σv σv 2 2σv 2σv 1 0 8/3 σv 1/3 -σv 3σv 0 90°,270° 0°,180 σθ θ λ σθ 随λ变化曲线 正方形-4个角点应力集中最大; 矩形-角点、短边中点应力增; 圆形洞室最有利 椭圆-长轴两端点应力集中(压),易出现压碎破坏,短轴两端点易出现拉断破坏; 总特点-- ⑵其他洞形 ⑶相邻洞室的影响-- 相邻洞室引起应力集中增高,对稳定不利,应设置安全距离。 拐点处,存在较大应力集中。 规律: 引入应力集中系数,则: 圆形: ⑵其他洞形 各种不同断面洞室周边应力分布图 “+”为压应力;“-”为拉应力 开挖后洞壁处应力集中最大。当洞壁应力超过岩体的屈服极限时,洞壁围岩由弹性转为塑性, 随半径 r 增大,σr 渐增,应力状态由洞壁处单向转为双向,至一定距离围岩由塑性转为弹性,最终形成塑形圈和弹性圈。 2、开挖后出现塑性变形圈的重分布应力 在围岩中形成一个 所谓塑性松动圈 洞室围岩中出现非弹性变形区后应力重分布 塑圈内应力释放而明显降低,最大应力集中由洞壁移至塑圈弹圈交界处。弹性区应力明显增高,区外为天然应力状态。 即:R0 处σr 值由pi (支护反力)增至σ0(弹性圈外); σ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