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茯苓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茯苓概述 茯苓[1]为多孔菌科真菌 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又名茯菟、茯灵、松薯、松苓等,是一种利尿药。《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本草纲目》释名“茯灵”,说明本品借枯根而生长,故有“松之的神灵之气伏结而成”。 茯苓中主要含有茯苓聚糖、三萜、脂肪酸等成分 。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用于水肿尿少 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的治疗 。茯苓是我国中部和西南省份部分地区农村的重要经济产业。主要产地是湖北,安徽,云南,河南等省。以云南临安产的“云茯苓”为最好。多为野生品。而安徽省人工栽培“安茯”多而好。其性状根据采收加工主要分为: 1.1 茯苓个 茯苓个为完整的菌核体,大小不一。外皮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质重,断面颗粒状,外侧淡棕色,内部白色。味淡,嚼之粘牙。 1.2 茯苓皮 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体软质松,略具弹性。 1.3 赤茯苓 赤茯苓为去皮后再削下带棕色或淡红色部分。 1.4 白茯苓 白茯苓是一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 2 茯苓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三萜、脂肪酸、甾醇、酶等。7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从茯苓中分离了多种三萜化合物,并对其药理作用、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不同来源的茯苓中三萜化学成分不同,多采用水、醇、醚等提取,再经层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到目前为止从茯苓干燥菌核、茯苓皮或菌株培养液提取并分离到的三萜成分共34个,中外学者多以化学名称命名,见表1。根据化学结构的差异,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羊毛甾-8-烯型三萜 (lanosta-8-ene type trite- -rpenes) ;羊毛甾-7 ,9(11)-二烯型三萜(lanosta-7 , 9 (11) - diene type triterpenes) ; 3 ,4-开环-羊毛甾-7 ,9(11) 二烯型三萜(3 ,4-seco-lanostan -7 ,9 (11)-diene type triterpenes),见图1 。 表1  茯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序号 No. 中文名称 Chinese name CA 索引名(英文名称) CA index name (English name) 参考文献 Reference 1 3β-乙酰氧基-16α-羟基-羊毛甾-8 ,24 (31)-二烯-21-酸(茯苓酸) Lanost-8-en-21-oic acid ,3-( acetyloxy)-16- hydroxyl-24- methylene- (3β,16α)-(9Cl) (Pachymic acid) [2] 2 3β,16α-二羟基-羊毛甾-8 ,24 (31)-二烯-21-酸(土莫酸) Lanost-8-en-21-oic acid.3.16dihydroxy -24- methylene- .( 3β.16α)-(9Cl) (Tumulosic acid) [3] 3 3β-羟基-羊毛甾28 ,24 (31)-二烯-21-酸(依布里酸) Lanost-8-en-21-oic acid .3-hydroxy -24- methylene- .(3β)- (9Cl ) ( Eburicoic acid) [4] 4 3β-乙酰氧基-16α-羟基羊毛甾-8 ,24-二烯-21-酸甲酯(茯苓酸甲酯) Lanost-8-en-21-oic acid ,3-( acetyloxy ) -16-hydroxy-24-methylene-,methyl ester , (3β,16α)- (9Cl) (Methyl pachymate) [5] 5 3β,16α-二乙酰氧基-羊毛甾-8 ,24 (31)-二烯-21-酸(O-乙酰茯苓酸) Lanost-8-en-21-oic acid ,3 ,16-bis ( acetyo xy)-24-methylene- , ( 3β,16α)- (9Cl) (o2acetylpachymic acid) [5] 6 3β,16α-二乙酰氧基-羊毛甾-8 ,24 (31)-二烯-21-酸甲脂(O-乙酰茯苓酸甲酯) Lanost-8-en-21-oic acid ,3 ,16-bis ( acetylo xy)-24-methylene- ,methylester , (3β,16α) -(9Cl)(Metyl2o2acetylpachymate) [5] 7 3β-羟基-羊毛甾-8 ,24-二烯-21-酸 Lanosta-8 ,24-dien-21-oic acid , 3-hydroxy - , (3β)-(9Cl) (Trametenolic acid) [6] 8 3β-乙

文档评论(0)

ipad0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