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2014柑橘病害
柑橘病害发生控制;真菌性病害;疮痂病;受害的叶片初期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病斑木质化而凸起,多向叶背面突出而叶面凹陷,叶背面部位突起呈圆锥形的疮痂,似牛角或漏斗状,表面粗糙。新梢叶片受害严重的早期脱落。天气潮湿时病斑顶部有一层灰色霉状物。有时很多病斑集合在一起,使叶片畸形扭曲。
新梢受害症状与叶片基本相同,但突出部位不如叶片明显,枝梢变短而小、扭曲。 ;疮痂病;果实为害症状;发病条件;防治方法;此病在发病初期易与柑桔溃疡病相混淆,这两种病害在叶片上的症状,
主要区别是:溃疡病病斑表里穿破,呈现于叶的两面,病斑较圆,中间稍凹陷,边缘显著隆起,外圈有黄色晕环,中间呈火山口状裂开,病叶不变形。疮痂病病斑仅呈现于叶的一面,一面凹陷,一面突起,叶片表里不穿破。病斑外围无黄色晕环,病叶常变畸形。; 炭疽病;慢性型(叶斑型);慢性型(叶斑型)症状;;急性型(叶枯型)症状;急性落叶型;枝梢受害后的两种症状;;果实受害症状;;发生条件与时期;防治方法;柑橘树脂病(砂皮病);;;;;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措施;药剂防治:;柑橘黄斑病;;信息
中文学名:柑橘黄斑病
.
拉丁学名:两种:一是Stenellacitri;二是叶点霉(Phyllostictasp)
别称:脂点黄斑病、脂斑病、褐色小圆星病
亚门:子囊菌亚门
分布区域:广见于全国各柑橘产区
病原中文名:柑桔球腔菌
病原分类地位: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柑橘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黄斑病危害状;2.褐色小圆星型发病初期出现赤褐色芝麻粒大小的近圆形斑点,以后稍扩大,变成圆形的斑点,病斑边缘凸起色深,中间凹陷色稍淡,后变成灰白色,并在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主要发生在秋梢叶片上。
3.混合型是在同一张叶片上发生脂点黄斑型的病斑,又有褐色小圆星型病斑,多出现在夏梢叶片上。以上三种症状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感染时期、寄主组织发育阶段以及寄主的生理状态差异所造成的。
4.果上症状病斑常发生在向阳的果实上,仅侵染外果皮,初期症状为疱疹状污黄色小突粒,此后病斑不断扩展和老化,点粒颜色变深,从病部分泌的脂胶状透明物被氧化成污褐色,形成1~2厘米的病健组织分界不明显的大块脂斑。
传
;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中迅强力推荐;拟脂点黄斑病;为害症状
枝干发病常自小枝端黑色蒂腐病
开始,迅速向下蔓延。病部红褐色,树皮开裂,流胶。发病严重时,枝干枯死,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
;;柑橘褐色蒂腐病
症状 果实常自蒂部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黄褐色的圆形病斑,与黑色蒂腐病很相似。但褐色蒂腐病病部果皮革质,通常没有黏液流出,后期病斑边缘呈波纹状,深褐色。在向脐部扩展过程中,果心腐烂较果皮快,当果皮变色扩大到果面1/3-1/2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有“穿心烂”之称。病菌可侵染种子,使其变为褐色。病果味酸苦。?[1]?
;;青霉;;;绿霉病;;;保鲜药;赤衣病;细菌性病害;?黄龙病;【黄龙病症状辨别】:1.黄龙病发病树的均匀黄化。少数几条枝梢不转绿,或者在转绿的过程中停止转绿,叶片呈均匀黄化,这种均匀黄化型的叶片只限于新梢上的叶片,新梢下面基枝的叶片外观正常。
;枝梢发病;黄龙病树上典型的症状特征—斑驳;沙田柚黄龙病斑驳症状;中后期病树上出现的特异性病状;?黄龙病;成年树出现“红鼻果”症状;;发生规律
一种类细菌引起的病害,为国内外检疫对象。
初期发病树表现为黄梢和叶片斑驳型黄化两种类型。
被害植株长势衰弱,枝梢细、短。后期病树出现烂根,开花多而早,落花落果严重;果形小、色青或畸形,成熟时着色不匀,产量锐减。
病原主要通过接穗、苗木和虫媒木虱传播。气候条件对该病发生没有影响,但影响传病虫媒木虱的发生与消长。;防治方法; 柑橘溃疡病;;症状;发生规律
发生最适温度范围为25~28℃,高温、高湿天气是流行的必要条件
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果实感病后影响外观质量和商品价值,不能外销,严重时也会造成落果。
病菌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新梢抽生和幼果形成时,越冬病菌借风雨、枝叶接触和器具传播。由气孔、皮孔和伤口侵入。
发病时间为4—10月,每次新梢都可能遭受为害。; 防治方法;病毒性病害;裂皮病;;;;碎叶病;;;;衰退病;苗黄型主要为害酸橙、柠檬和葡萄柚等,而我国该类品种栽培少,田间危害亦不明显;
茎陷点型可为害各种砧穗组合,主要为害葡萄柚、来檬、大多数柚类品种和某些甜橙品种,随着我国甜橙和柚类栽培面积的扩大,该类型在我国为害亦日益明显,其主要症状为剥开主干或枝梢的皮后,可见木质部有明显的凹陷点、条沟,有时充胶,严重者主干外观呈绳索状,新梢,特别是春梢节间缩短,叶片扭曲畸形,有时叶片呈现主脉黄化,枝条极易折断,果实变小,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