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各极其妙双峰并立重评宝钗与黛玉.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极其妙双峰并立重评宝钗与黛玉

2002年3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Mar.2002 of V01.39No.2 第39卷第2期 JournalNorthwestNormal Sciences) University(Social 各极其妙双峰并立 ——重评宝钗与黛玉 宋子俊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红楼梦》中的宝黛形象,是“红学”研究的焦点之一。长期以来见仁见智,厚此薄 彼,甚至势同冰炭。而近几十年间看法渐趋一致,褒林贬薛,几成定论。但笔者认为,评价仍欠公允。本文从小说文 本的实际描写出发,并参照曹氏之论和前人评语,认为作者原意只是“如实描写,并无讳饰”(鲁迅语)。书中的钗、 黛堪称各极其妙,无所轩轾,所谓双峰并立,两水分流。这是《红楼梦》写实特色和现实主义成就的具体体现。文中 对评论古代作家和作品中人物的原则也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宝黛形象;红学;评论 [中图分类号]1207.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X)2)02—0019.06 如何认识和评价《红楼》人物,这是自此小说 环境中去考察,方能做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问世以来的“热门”话题,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 三是有些论者未能把作者的主观思想(包括创 是。即使是对同一人物,也是见仁见智,争议不 作意图)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客观意义区分开来, 休,势同水火。综观近五十年的“红学”研究,对 而混为一谈。马克思说:“把某个作家实际上提供 书中主要人物的认识评价虽然渐趋一致,但笔者认 的东西和只是他自己认为提供的东西区分开来是十 为,仍有欠妥之处。表现一:对其中有些人物有溢 分必要的。”①这对研究古代作家、作品尤为重要。 美倾向,评价过高(如贾宝、林黛玉、晴雯等),对有 分析、评论《红楼梦》中的人物,亦应坚持这“两 些人物则有溢恶倾向,评价过低(如贾政、王熙风、 点”论,既要搞清楚曹雪芹对笔下每个人物所倾注 薛宝钗、花袭人等)。表现二:分析、评论人物不够 的思想情感、褒贬态度和所寄寓的审美意义,又应 全面和实事求是,有先人为主、取我所用的现象。 看到他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外延 造成上述评论人物有所偏颇的原因,窃以为有三: 和客观意义,把二者综合起来,进行评价,而不宜 一是评论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小说文本中的实际 顾此失彼,只强调某一方面。如此,是否会更为科 描写,论者的主观思想情感色彩较浓。学术研究的 学和公正些? “实际”是什么?就是第一手材料。对小说而言, 根据以上原则,这里就《红楼梦》中宝钗与黛 即是作品文本,是文章中的具体描写。如果我们脱 玉形象谈些己见: 离小说文本的文字材料(或者实际描写),或多或少 《红楼》人物中,历来争议最大而又势同冰炭 凭自己的主观思想、主观感情去看事物,势必会偏 者莫过于此二人了。或扬林抑薛,或扬薛抑林,甚 离客观实际。 至有人为此“几挥老拳”。也有人认为黛玉、宝钗 二是评论未能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去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