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期中古诗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中古诗复习

七年级下册 期中古诗复习 * 一,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施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空。诗歌首颔两联都在写景,渲染了古寺特有的幽静氛围。颈联开始融入作者主观感受,把客观景致与诗人的禅思理趣合在一起写,山光使鸟性欢愉,潭影使人心空寂。“空”字有力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心中的杂念、浮躁消失殆尽的美妙境界。 2、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功名、宁静致远的清高性情。 3、诗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不矛盾。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有力地表现诗人在寂静幽深的寺院中找到了内心的“静境”,意境深长,发人深思。 ⒈既写出自然之景,又写出心灵之境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⒉既是写景的过程又是悟性的过程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深幽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诗的颔联后来衍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它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或隐喻了人的品性高洁,情趣高雅,心志淡泊。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写出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二,阅读杜甫诗《登岳阳楼》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得如此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老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了洞庭湖的什么景象?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 颔联写登楼所见,突出描写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坼”“浮”两字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了吴楚两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在湖水之中。诗句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的浩瀚无边。 1.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好在何处? 既有实写,又有虚写,“坼”、“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3、首联点明登临之意。有人认为表达喜悦之情,有人评价暗含抑郁悲凉。你同意哪种看法?说说理由。 答:(1)种看法,认为表达作者喜悦之情,因为作者早就盼望登上岳阳楼,今天初次登上,自然满含喜悦之情。(2)种看法,认为作者暗含抑郁悲凉之情,因为杜甫一生怀才不遇,结合“亲朋无一字”“凭轩涕泗流”可知此时作者的坎坷落拓,在平淡的叙述中寄予了作者深沉和抑郁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4.这首诗历来被称为意境开阔雄伟之作,请结合颔联和尾联具体分析。 颔联将洞庭湖的广阔无边、水势浩翰描绘得雄奇壮观。尾联突出诗人虽孤寂多病,但仍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两联上下衬托,相得益彰。 5、这首诗是如何来写景的?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 示例:这首诗是三四句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像。写出了洞庭湖壮阔和气势恢弘的特点。 6、杜甫“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是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与亲朋失去联系,而且自己年老多病,孤单寂寞;更重要的是国家风雨飘摇,天下到处兵荒马乱。是个人的颠沛流离和国家的动荡不安促使着诗人“凭轩涕泗流”。 三、蝉?? 唐朝?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饮清露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